4月13日,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九屆五次全委會順利召開,總結了2021年工作成績,部署了2022年重點工作,通報了2021年度全市科協系統工作情況。大會還對2021年工作優秀科技社團、工作優秀鎮街(園區)科協進行了表彰,其中,共10個科技社團獲評“2021年工作優秀科技社團”,東莞市中醫藥學會名列其中。
這是對東莞市中醫藥學會過去一年工作的高度肯定。2021年,全市中醫藥工作者運用中醫藥獨特舉措積極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也努力開展和參與學會各項工作,且取得優異的成績,今年2月,協會副會長阮永隊、理事張澤松光榮當選東莞市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
過去一年,市中醫藥學會在市科協、市衛生健康局和市社會組織事務中心的關心和指導下,在提升辦會理念、加強組織建設、創新會員服務模式以及推動學術交流、中醫藥科普、中醫藥技術培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全市中醫藥工作者搭建了互動交流平臺,也推動了全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2021年,市中醫藥學會新籌組成立了16個分支機構,不僅壯大了學會隊伍,也優化了學會組成結構;創建了線上會員服務與管理平臺,目前共有32個分支機構,在冊會員人數達1500余人,實現會員信息化管理,樹立起服務型管理平臺的良好口碑。
學術活動是學會的根本,是學會具有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關鍵。2021年,市中醫藥學會各分支機構共舉辦各類學術會議46場,參加人員達4000余人次。學術活動內容堅持發揮中醫特色。學會的學術影響力逐步增強,輻射面擴大,尤其是舉辦了多次(期)基層中醫藥技術培訓班,對基層中醫藥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較大帶動作用。
中醫藥科普工作是市中醫藥學會的一張名片。學會主辦的“莞邑中醫論壇”,是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的品牌活動。尤其是2021年舉辦的“莞邑中醫論壇”,在嚴格遵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下,通過線上結合線下形式舉辦,共5000余人次參加,成為展示東莞中醫藥優秀人才研修成果、繁榮東莞中醫藥事業的一個重要平臺,也增強了全市中醫藥人發展中醫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為促進中醫藥學術的進步和發展,2021年,市中醫藥學會還組織開展了“我身邊的中醫藥”貫徹落實中醫藥法主題微視頻作品征集活動,共收到作品43件,原創作者包括醫療機構、中醫藥從業人員、社會拍客、專業影視從業者,題材廣泛,表現手法多樣,展示了東莞貫徹落實中醫藥法、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舉措與成果,也呈現了東莞市中醫藥人奮發有為的形象風采、中醫藥戰“疫”事跡以及百姓身邊的中醫藥故事等。其中3件作品上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作品獎”“優秀創意獎”及“優秀制作獎”的獲獎榜單。
去年,市中醫藥學會成功舉辦科普項目“中醫健康知識進校園”,共進行了7場講座,參會人數接近3000人,向中小學生、老師、校醫等群體宣傳推廣中醫藥知識。組織義診及醫療咨詢9場次,還協助市科學館舉辦2021年“健康新生活”科普系列講座共2場,分別是“脾胃養生”和“痛風的防治”知識科普講座,讓中醫藥科普走進群眾生活。
今年,市中醫藥學會正積極申報、希望獲得市科協支持的科普項目是“中醫藥文化校園巡講活動”。旨在向廣大學生傳播及推廣中醫藥文化知識及應用技能,讓學生了解中醫藥、感受中醫藥、認同中醫藥,傳遞中醫藥健康理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學生身心素質,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助力健康校園、健康東莞的發展。
當前,東莞的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依然很大,全市中醫藥工作者一如既往積極響應號召,與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為打贏抗疫攻堅戰貢獻中醫力量。協會會長單位市中醫院組織名老中醫專家組建疫情防控中醫藥專家團隊,制定了風溫病的預防中藥方,預防方納入《東莞市新冠肺炎中醫治未病指引(第三版)》,同時為隔離醫學觀察點隔離人員提供預防方顆粒,取得良好效果;協會中醫專家組成市九院醫療救治中醫組,根據此次疫情的特點,制定了“溫陽解表、散寒除濕、解毒化飲”的治法,效果明顯;針灸治療方法納入了新冠肺炎官方診療方案,切實提升病患免疫力和抗病力;還組建預防新冠肺炎中醫治未病宣教專班,推薦適合當下時令的藥食同源、中藥預防方案以及一系列適合大眾的生活方式、湯膳茶飲建議等,以固本糾偏、防病強身,供大眾結合實際選用,讓中醫藥牢牢筑起抗擊新冠肺炎的有力屏障,守護人民健康。
標簽: 貫徹落實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