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本土疫情中,無癥狀感染者較之前明顯增加。針對市民最關心的無癥狀感染者的幾個問題,疾控專家進行了解讀。
(相關資料圖)
Q1
無癥狀感染者多久能轉陰?
奧密克戎無癥狀感染者從當前臨床治療經驗來看,轉陰時間與輕型、普通型患者沒有本質區別,一般為兩周左右。不過不排除個別感染者6-7天即轉陰。
Q2
無癥狀感染者
是不是每次都能測得出來陽性?
是否測得出來陽性,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
首先,排毒載量是否足夠高;其次,采樣方法是否科學。
一般來說,病毒感染傳染高峰期是疾病早期,目前大多采樣核酸是發病早期,更易測出陽性。
Q3
無癥狀感染者中多少比例會成為確診?
盡管確切比例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變異株不同,無癥狀感染比例也有所不同。
目前看來,德爾塔病毒變異株侵襲下呼吸道概率高,奧密克戎變異株侵襲上呼吸道概率高。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更輕,相比德爾塔變異株,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無癥狀感染者比例也相對較高。
Q4
無癥狀感染者需要治療嗎?
目前,無癥狀感染者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未來抗病毒的小分子藥物如上市,或可針對無癥狀感染者使用。當前感染者所要做的是充分休息,盡快恢復。
Q5
無癥狀感染者會不會傳染他人?
無癥狀感染者有傳染力。無癥狀只意味著感染者沒有癥狀,不能直接衡量傳染力。
無癥狀感染者一樣排摸密接、次密接、軌跡涉及場所和風險人群。
Q6
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播途徑與確診一樣嗎?
無癥狀感染者傳播途徑與確診病例是一樣的。具體包括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即感染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感染;
氣溶膠傳播,即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即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Q7
為什么近期無癥狀感染者較多?
無癥狀感染者增多,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新冠病毒從開始到現在不斷變異,傳播性比較強,但是致病力在下降,全球都可以看到這個整體趨勢;
二是大規模人群的免疫接種,疫苗接種為保護廣大易感人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萬一感染,重癥比例在下降,輕癥或者無癥狀比例在提高;
三是與感染對象的免疫力也有關系。年輕人群當中更容易出現無癥狀情況。
Q8
無癥狀感染者增多
公共場合如何保護自己?
乘坐公共交通和電梯時,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家長也應讓孩子佩戴好口罩。
辦公場所要注意開窗通風,現在天氣不那么冷了,希望大家養成及時、定時、經常開窗通風的好習慣。
Q9
除了戴口罩日常還有什么要注意?
還有重要的措施是洗手,洗手三要素“第一肥皂、第二20秒,第三流水清洗”。
轉場時,如乘坐公共交通后進辦公室或者回家要洗手,上完廁所要洗手,拿完快遞要洗手,摸了公共場合的東西洗手,這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自覺的習慣。
來源:健康宜昌、冰城新聞客戶端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