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冠肺炎疫情還沒結束,消毒成為重中之重。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應該怎樣科學消毒呢?來看看中國疾控中心的解答。
消毒作為阻斷傳染病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家要提高對消毒的正確認知,避免出現“放松消毒和“過度消毒”的情況。
問:需要對室外環境開展大規模消毒以及對外環境進行空氣消毒嗎?
答:不需要。消毒要有針對性。只有在通過消毒能夠阻斷傳播途徑的時候才有必要實施消毒。沒有明確污染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對室外場所的地面、路面甚至綠化帶進行大規模的噴灑消毒,對室外的空氣消毒也沒有必要。
問:可以直接使用消毒劑對人體進行消毒嗎?
答:不可以。使用消毒劑的時候要做好個人防護。開展預防性消毒的時候,無關人員應該盡量遠離消毒操作區域,消毒操作人員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戴手套、戴口罩、戴護目鏡、穿防護服等,保證自身安全,避免消毒劑對人的眼睛、皮膚和黏膜等造成刺激。
問:車輛外表面需要噴灑消毒劑嗎?
答:不需要。要避免無效消毒。直接使用消毒劑對鞋底、車輛及輪胎噴灑消毒劑,均無法起到消毒的作用。
問:需要對人工湖、水塘、水庫等環境投加消毒劑嗎?
答:不需要。要避免無效消毒。對人工湖、水塘、水庫等環境投加消毒劑,可能會造成水體污染。
問:可以不按照消毒產品說明書使用嗎?
答:不可以。消毒劑和消毒方法的選擇同樣重要。認真閱讀說明書,選擇正確的消毒方法是安全、有效使用消毒劑的前提。例如,季銨鹽消毒劑在做擦拭消毒、浸泡消毒的時候,通常安全性比較高,但是用它去做噴霧、熏蒸、氣霧消毒的時候,吸入帶來的安全風險就相對較高,室內空氣消毒時需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酒精建議重點用于手消毒以及小件物品的消毒,而用酒精進行噴霧消毒風險比較高,故不推薦用酒精來進行空氣消毒等大面積消毒。
問:消毒劑濃度越高越好嗎?
答:不正確,消毒劑濃度越高不代表預防性消毒效果越好。消毒劑的使用濃度和劑量要科學。使用濃度和劑量只要能夠達到消毒效果就可以了,過大的劑量會伴隨安全風險。使用的時候,我們應該按照消毒劑說明書規定的用量來使用。
問:哪些消毒因子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答:紫外線和熱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化氫、二氧化氯、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溫馨提醒:用酒精或消毒劑噴灑口罩,會讓口罩外層材料變性,防護效率大大降低,一定要注意!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科學合理消毒也很重要哦!
知識來源:中國疾控中心、健康中國、央視新聞、湖南日報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