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勇
“恐龍身上有沒有羽毛?全國最小的恐龍足跡長什么樣?恐龍會不會生育‘雙胞胎’?”這些有趣的疑問,都可以在自貢這個新開的展館里找到答案。
(相關資料圖)
12月13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獲悉,該館的恐龍探秘館已完成展廳布展,即將試運行。游客可在其中感受歷史的印記和視覺的沖擊,沉浸式體驗科普研學的獨特魅力。
探秘館里看什么?罕見地層剖面、特有大型恐龍化石
恐龍探秘館位于自貢恐龍博物館內,毗鄰主展館,建筑面積3334平方米,其中陳列部分面積約2930平方米,配套建筑及戶外公共面積約2000平方米。
館內展陳以恐龍的起源、繁盛、衰亡為軸線,通過現代展示手段講述恐龍的演化歷程,同時利用科技手段,設計了多個有知識含量的體驗項目,如用體溫孵化恐龍、參觀化石修復技藝、藝術場景打卡等,帶給觀眾更多沉浸式體驗,力求做到好看又好玩。
如果把地球環境和生物演化看成一本書,那么不同地層的巖層就是地球歷史不同章節的書頁。“恐龍探秘館中保留一條三面長約47.8米、高約12米,反映恐龍埋藏環境及包含多個典型地質現象的地層剖面。”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李健介紹,內涵豐富的地層剖面,不僅能夠反映恐龍生存時代的古地理、古環境,還能了解到眾多沉積構造特征和地質現象,“這樣的剖面在國內是僅有的,是不可多得的科普研學教材。”
最為特別的是,新館建在新發現的恐龍化石遺址之上,上面保留著一具完整的大型蜥腳類恐龍——焦氏峨眉龍化石。該化石體長達23米,是侏羅紀中期自貢地區特有的一類大型長頸蜥腳類恐龍,是目前自貢大山鋪發現的個體最大的恐龍。
此外,許多獨具特色的亮點展品也將在恐龍探秘館中展出,包括大量恐龍和古鳥類標本、長達19米的馬門溪龍頸椎標本、鸚鵡嘴龍標本等。
“恐龍IP”怎么用?打出科普研學、主題游樂等系列“組合拳”
恐龍探秘館的建設,是自貢近年來用活“恐龍IP”、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舉措之一。
有“恐龍之鄉”美譽的自貢,為把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出“文旅興市”,打造世界恐龍之鄉和恐龍文化科普高地,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
近年來,自貢陸續打出科普研學、主題游樂等系列“組合拳”,力爭讓恐龍元素賦能文旅項目,激活文旅市場,持續提升相關IP的市場價值。
與自貢恐龍博物館僅一街之隔的文旅新地標自貢方特恐龍王國,以“重返原始時代”為主題,布局有10個室內大型高科技主題項目和29項室外游樂項目。今年6月開業以來,園區已累計接待游客40萬人次。
依托恐龍品牌,自貢打造的城市超級IP電視動畫片——《時空龍騎士》也取得成功。自2020年3月開播以來,相繼在國內100多家電視臺播出,并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仿真恐龍產業同樣異軍突起。自貢每年出口的仿真恐龍產品成千上萬,覆蓋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今年,自貢亙古龍騰科技有限公司已收獲500多萬美元的訂單,比去年增長了幾十萬美元,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比利時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6月,自貢舉辦首屆國際恐龍文化旅游節,以“恐龍”文旅資源為核心,促進旅游消費、提升品牌推廣、做強產業布局。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