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新消息丨第六屆中國科普教育論壇暨振興西部科學教育研討會在銀川舉行

發布時間:2023-01-12 14:53:43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胡琴)1月10日至11日,由寧夏科協、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科學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寧夏科技館、寧夏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寧夏科普作家協會、寧夏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承辦的第六屆中國科普教育論壇暨振興西部科學教育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

本次研討會以“落實新課標理念,鞏固‘雙減’成效,振興西部科學教育”為主題,旨在推動科普助推“雙減”工作的實施,促進科普界和科學教育界對科學課程標準的理解,打通科技場館、學校和學會三個陣地,共推科普科學教育。

研討會上,《時間與方向——如何把知識轉換為能力》《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雙減”背景下科技教育政策解讀與實施策略》《科普助力“雙減”的實踐探索與思考》《鞏固“雙減”成效的科學課堂教學探索》等主題報告將現場氣氛引向高潮。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湯書昆教授表示,隨著新的科學技術不斷誕生供給到社會,科學教育與科普教育出現逐漸融合的趨勢,科學教育需要和高校、學會、前沿技術平臺企業進行協同。清華大學教授高云峰、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崔鴻、重慶師范大學教授林長春、北京市自然博物館研究館員金淼、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范穎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北京市、安徽省、浙江省、湖北省、遼寧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寧夏教育一線科學名師為落實新課標理念、鞏固“雙減”成效、振興西部科學教育獻智出力,分享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提出對策建議。

寧夏科技館館長、寧夏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主任張潔表示,今后,寧夏科技館將充分發揮科普核心陣地示范引領優勢,創新工作思路,加強統籌規劃,多措并舉,探索助力‘雙減’工作新措施新途徑,積極搭建科教共育大平臺,持續打造“校外第二課堂”,引導鼓勵青少年參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優質科教活動,全面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有效助力“雙減”落地。

標簽: 課程標準 中國科學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