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奧密克戎新變種CH.1.1已進入我國,會引發第二輪感染嗎?| 新科普

發布時間:2023-02-03 15:50:42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一種奧密克戎變異株CH.1.1引發關注。這種變異株于2022年7月8日在印度首次采集發現,已在67個國家或地區監測發現,在一些國家的流行株占比中有上升趨勢。

中國疾控中心撰文介紹,CH.1.1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2.75的第六代亞分支。最新研究顯示,由于新增多個突變位點,增加了CH.1.1的免疫逃逸能力。同時,新增的一個突變位點(L452R)曾經是德爾塔變異株的特征性突變位點。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突變位點也存在于許多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亞分支中,如BA.5.3和BA.5.1.3等。

2022年11月至今,CH.1.1在美國新冠病毒流行株中占比呈上升趨勢。2023年第4周,CH.1.1在美國流行株的占比為第五位,僅次于XBB.1.5、BQ.1.1、BQ.1和XBB變異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紹:“根據數據,美國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感染CH.1.1的比例目前還是比較低的,XBB.1.5仍然是美國的‘當季流行款’。”

王新宇分析,CH.1.1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傳播優勢進一步增強,但美國近期的新發病例數在下降,遠遠不及去年年初第一波奧密克戎來襲時的感染高峰。“這提示我們,相比新變異株的病原學特征,人群的免疫狀態、疫苗接種情況等等,對新變異株能否在一個地區造成流行顯然更重要。”

在引發關注之前,CH.1.1早已悄然進入我國,不過尚未對我國疫情造成顯著影響。中國疾控中心通報,2022年11月13日,我國通過基因組測序首次從天津市報送的1例泰國輸入病例樣本(2022年11月10日采樣)中檢出CH.1.1進化分支。截至2023年1月30日,共監測發現24例CH.1.1及其亞分支輸入病例。輸入病例來源地涉及15個國家或地區。未監測到CH.1.1及其亞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那么CH.1.1會在國內引發第二輪感染嗎?中國疾控中心指出,盡管CH.1.1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傳播優勢進一步增強,導致突破感染和再感染風險增加,但我國大部分人群體內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體,對CH.1.1存在一定的交叉保護作用,CH.1.1短期內不會引起本土大規模流行。

王新宇表示,自然界中,病毒會不斷發生變異,新的優勢變異株逐漸替代舊的毒株,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新冠病毒目前仍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和流行,鑒于它可能繼續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由專業研究人員和醫療工作者對其進行持續的監測、觀察,是必須的。但專業人員做好監測即可,普通人不必太過擔心CH.1.1未來對人類的影響。

不過,在保持“平常心”的同時,個人防護也不能掉以輕心。王新宇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好適當防護,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風等,對于防護新冠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傳染病是有效的。對于一些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來說,防重癥仍然是當務之急。無論是否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都應及時接種新冠疫苗。“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接種新冠疫苗仍然是有效的防護手段之一。”

標簽: 突變位點 中國疾控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