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產業變革,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突破,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正在沖擊傳統汽車。在這場變革中,新勢力強勢突擊,傳統車企則選擇了結盟,加快轉型。新的資本涌入汽車行業已不再是新鮮事,但是,近期中國恒大“曲折”的造車夢不得不提。恒大在入股FF后不久便產生糾紛,在經歷仲裁等事件之后雙方選擇和解,然而,在達成和解后的半個月,恒大”閃電”入股NEVS,凸顯恒大對造車的執著。當然,恒大不僅僅是造車,而是希望打造產業鏈。在傳統汽車領域,結盟在不斷上演。大眾與福特就宣布,雙方將組建一個業務范圍廣泛的全球戰略聯盟。當然,大眾與福特不會因為結盟而相互持股,而是通過成立聯合委員會來完成聯盟的管理工作。這樣的聯盟能否長久,則需要時間的檢驗。
恒大欲推動NEVS加快量產的步伐,其向記者透露,NEVS已具備量產和交付能力,目前已研發兩款達到量產條件的純電動汽車車型,首款量產車型在2018年已實現批量交付。
與賈躍亭和平“分手”后,恒大董事會主席許家印繼續追逐著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夢。
1月15日下午,恒大旗下恒大健康突然公告,公司收購了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這也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商。
這一次,恒大吸取了教訓,一舉拿下NEVS51%的股權,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該公司的核心資產、技術都將被恒大收入囊中。
在恒大看來,這是一家不輸于FF的汽車廠商,具備整車生產和量產能力;此外,恒大還于1月初成立了充電樁科技公司,再加上汽車經銷商廣匯集團第二大股東的身份,恒大正著力打造一條新能源汽車制造、銷售、服務的全產業鏈。
以恒大為首的地產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的侵入,正試圖顛覆整個產業鏈;地產之外,恒大的轉型之心也愈發堅定。
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業界對NEVS擁有的薩博汽車技術、量產可能性的質疑也同樣存在;另一方面,地產資本如寶能、華夏幸福等也已切入新能源汽車,恒大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地產商,也包括這一領域所有的資本玩家。
多位汽車行業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目前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地產資本的進入,或許能推進新能源汽車量產的進程;但隨著地產銷售的下滑,地產資本對汽車產業的投入是否可持續,也是一個未知數。
全產業鏈浮現
似乎未受FF控制權風波影響,與賈躍亭漸行漸遠不過十余天,恒大很快牽手“新伙伴”。恒大健康發布公告稱,以9.3億美元成功收購全球性新能源汽車集團NEVS的51%股權,并獲得多數董事席位。
NEVS總部位于瑞典,其2017年度總資產49.67億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幣42.82億元),凈資產13億克朗(折合人民幣11.21億元)。NEVS于2012年收購了有75年歷史的瑞典薩博汽車公司的核心資產和知識產權。而薩博汽車則脫胎于軍用飛機制造企業,以技術性能和安全性能著稱。
據記者了解,NEVS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涵蓋了“三電”動力系統、車聯網等領域,同時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Phoenix系列純電動汽車研發平臺,其自動駕駛技術已實現量產級應用。
“量產”是恒大FF之爭中備受關注的關鍵詞,也是衡量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水平的指標。據悉,NEVS是目前獲中國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核準的新能源汽車整車資質十家企業之一,擁有已達到量產能力的瑞典特羅爾海坦以及中國天津生產基地,并正在籌建上海生產基地。
恒大欲推動NEVS加快量產的步伐,其向記者透露,NEVS已具備量產和交付能力,目前已研發兩款達到量產條件的純電動汽車車型,首款量產車型在2018年已實現批量交付。
此外,作為配套措施,恒大也已布局充電樁領域。記者查閱啟信寶發現,今年1月2日,恒大高科技集團出資設立了“恒大智慧充電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軟件的技術研發、充電設施的設計及運營服務等。
早在去年下半年,恒大已斥資145億入股廣匯集團成為第二大股東,與其在汽車銷售、物流、能源、地產等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廣匯汽車是世界最大的汽車經銷商。
恒大方面還表示,將與國家電網合作,并結合恒大遍布全國的智慧社區與城市充電網絡布局,以及廣匯集團的渠道資源,建設充電網絡。
恒大系貫穿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的產業鏈已浮出水面。而這一系列動作,在熟悉許家印的人士看來,很符合他的行事風格。“許老板做事就是這么大開大闔,想要做一件事,就把所有的資源向這里集中。”該人士說。
轉型危與機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邁入快速增長期。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同比增長70%。近五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年均增加50萬輛,呈加快增長趨勢。
而恒大鍥而不舍進軍汽車領域的背后,除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潛力,更隱含房企轉型的焦慮。
“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新房銷售規模在2018年差不多14萬億,到達頂峰,今年預計就會下滑,公司去年年底都在討論轉型。”廣州一家數百億級的房企內部人士說。
而以恒大為代表的龍頭房企早已動手。科技成了龍頭房企青睞的轉型領域,碧桂園大力進軍機器人、農業科技,屢次提出“碧桂園未來的目標是高科技企業”,萬科亦成立萬翼科技、同時發力農業。
其中,恒大無疑是最大手筆、布局最廣的領跑者。自提出十年斥資千億介入科技后,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恒大在汽車領域的投資已逾340億。
恒大亦稱,此次入主NEVS,標志著恒大高科技轉型又邁進一步,雙方合作充分體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有了和賈躍亭鬧掰的前車之鑒,恒大此次直接獲得了NEVS的控制權,但能獲得多少新能源汽車的專利和知識產權,一些業內人士并不樂觀。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薩博原是通用汽車旗下八大品牌之一,年銷量約8萬輛,在2009年通用汽車的瘦身重組計劃中成為出售對象。多年間全球最高銷量也不過14萬輛。
一位汽車業內人士透露,美國通用汽車全資控股薩博后,先后投資大額資金,成為通用汽車全球最重要的研發基地之一,薩博對通用的技術較為依賴,本身的研發實力并不強。
“新能源汽車是個風險投資,投入資金量非常大。”香港金融地產分析師黃立沖表示,對于一個還沒有量產的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知識產權。
“恒大牌”新能源汽車還面臨外部的激烈競爭。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刺激下,各類資本潮水般地涌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是地產資本。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除了恒大,還有寶能、華夏幸福、萬通地產、萬達、碧桂園等投資新能源汽車。去年以來,房企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
其中以恒大、寶能、王文學旗下的知合出行為代表,以整車生產與研發為核心,注重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而其他企業則專注發力動力電池等產業板塊,或新能源汽車小鎮。
此外,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指出,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投資累計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據記者統計,蔚來、小鵬等車企紛紛成立新能源車科技公司,吉利、比亞迪等傳統汽車制造商亦不甘落后。
以奇點汽車、前途汽車、云度汽車等為代表的新型互聯網車企,不僅獲得大量資本青睞,亦于去年先后推出產品上市。
相比之下,還未量產的恒大壓力凸顯。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亦提醒,“薩博及NEVS的技術,到底能否助力恒大實現造車夢、量產的數量及水平有多高,仍待市場檢驗”;恒大還需注意的是轉型中的風險把控,否則會拖累恒大的主業房地產業務。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