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果獲克利夫蘭獎

發布時間:2019-02-01 09:20:1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記者從中科院獲悉,美國科學促進會31日宣布,將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NewcombClevelandPrize)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以表彰他們通過實現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推動大尺度量子通信實驗研究做出的卓越貢獻。

這是美國科學促進會設立克利夫蘭獎90余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該獎項將于2月14日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正式頒發。

2017年初,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王建宇研究組、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利用“墨子號”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空間尺度下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在空間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于當年的6月16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科學》雜志上。隨后,在8月10日,“墨子號”量子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兩項成果,同時以封面標題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自然》雜志上。至此,“墨子號”量子衛星圓滿實現了三大既定科學目標,為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為我國在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和空間尺度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檢驗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

克利夫蘭獎設立于1923年,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歷史最為悠久的獎項。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

標簽: 墨子號 克利夫蘭獎

上一篇:今日頭條母公司普惠紅包大縮水 張一鳴:2019年挑戰非常大 請大家理解
下一篇:從深海6000米到北斗衛星 數據可實時傳輸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