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各大手機廠商備戰折疊屏“完美落地方案”尚在路上

發布時間:2019-02-28 09:07:5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caobo

一場智能手機之間的春季大戰正在全球上演。西班牙巴塞羅那當地時間2月24日下午兩點,華為在2019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前夕推出了5G折疊屏手機HUAWEIMateX,該款手機也是華為發布的首款5G手機。與此同時,維信諾、TCL以及OPPO方面均展示了旗下的折疊屏產品。

而在此前不久,三星已經發布了相關產品,成為全球首家發布折疊屏手機的頭部廠商;小米則早在1月4日就展示了旗下折疊屏手機的視頻。除此之外,蘋果和微軟也在儲備折疊屏手機的技術。基于此,不少機構認為,2019年將是折疊屏手機的爆發元年。

作為智能手機新形態的折疊屏無疑擁有巨大的前景。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預計,可折疊手機2019年出貨量有望達到70萬臺,預計2021年以及2023年將分別達到3040萬臺及5010萬臺的規模。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與普通形態的手機相比,折疊屏手機在蓋板、鉸鏈、觸控、成本以及軟件配套等各個方面仍然面臨較大的難題。

考驗廠商技術實力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布會上介紹,HUAWEIMateX產品采用了鷹翼式折疊設計,通過華為自研的鉸鏈技術實現折疊形態,將手機+平板兩種形態合而為一。展開后,它是一款厚度僅為5.4毫米的8英寸平板;閉合時則成為6.6英寸的雙屏手機。

不過,HUAWEIMateX并不是業界首款折疊屏手機。2月21日,三星在美國舊金山的發布會上發布了折疊屏手機GalaxyFold。

二者除了售價方面都貴出新高度外,HUAWEIMateX的設計與GalaxyFold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技術趨勢。從外觀上看,GalaxyFold擁有兩塊AMOLED屏幕,可以像書本一樣對折,并且采用了與華為MateX外翻設計不同的“向內折疊方式”,搭配氣密鉸鏈結構,在折疊狀態下是一塊4.6英寸小屏,將手機展開后,整個內側變成了一塊7.3英寸的異形屏。同時,它還配備了6顆鏡頭——背面3個、內側2個、封面1個,無論用戶以何種方式手持或折疊裝置,都能隨時捕捉眼前畫面。

此外,記者注意到,維信諾、TCL、柔宇等也均展示了旗下的折疊屏產品。其中,TCL旗下華星光電的可折疊屏產品展開尺寸為7.2英寸(長寬比4:3),包含靜態或動態彎折,支持向內折疊或向外翻折等應用型態,折疊后可單手握持。據華星光電介紹,該折疊屏產品采用了自主創新的疊層結構,按照不同的膜層結構及厚度搭配,調整中性層位置,可同時實現外折半徑5mm及內折半徑3mm雙折疊形態切換。目前,單體疊層及全模組形態已通過20萬次動態折疊測試,預測使用周期可達3年以上,基本符合消費者手機一般壽命預期。

在Canalys分析師賈沫看來,從設計的角度講,無論是內翻、外翻還是雙屏的展示方式等,均是目前階段折疊屏手機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方案之間各有優劣,三星需要兩個屏幕去實現,華為通過外翻的話耐用性如何也很值得關注。不過,隨著更多的廠商發布自己的折疊屏產品,未來會看到多種的解決方案,這將給多年來按部就班的智能手機設計注入非常新的元素和帶來新挑戰。

事實上,在智能手機增長乏力的大勢下,折疊智能手機不僅考驗廠商們的技術實力,同時也改變了消費者對智能手機外觀形態的認知。畢竟,從功能機時代的翻蓋手機到智能手機時代的平板機,智能手機每一次帶來的革命性提升都是伴隨著硬件形態而變化的。

多項難題尚待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折疊屏概念并不是近期才提出。早在幾年前,網絡上就曾出現過可折疊手機的討論話題,但實際上,截至目前,各大廠商仍沒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在部分廠商搶奪概念的過程中,一些不完全成熟的解決方案也被逼著拿了出來。

在巴展現場,記者走訪時注意到,即便是推出了折疊屏的手機廠商,他們在對待展示產品時也都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并沒有讓大眾直接體驗。事實上,與普通手機相比,折疊屏手機在蓋板、鉸鏈、觸控、成本以及軟件配套等各個方面仍然面臨較大的難題。

光大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原來手機使用的玻璃蓋板無法滿足可折疊的要求,可以使用透明PI膜去替代現有玻璃蓋板,透明PI膜本身具有不錯的可折疊性,但是PI材料無法滿足硬度要求,PI膜表面需要增加涂層來增強硬度;鉸鏈則要保證可折疊屏手機在折疊以后保持一定的R角,翻開之后又要保持平整,而且還需要經得起10萬次以上的折疊測試,研發難度很大。

據余承東透露:“僅MateX的鏈條就多達100個零部件,工程師耗時3年才做到無縫隙。”

除此之外,東方證券表示,折疊屏手機正式實現商業化需要智能手機整體產業鏈的配合,柔性AMOLED面板是實現屏幕折疊的關鍵技術,需要滿足被多次折疊的高度賴度。而配套零部件的技術成熟度要求也顯著提升,如手機內部的電路板、電池等均要求具備一定的柔韌性,在研發生產過程中必須經受大量彎曲考驗。

另外,該機構還認為,手機的內部空間、架構也需要重新設計,在滿足可折疊要求的同時還要符合智能手機輕薄化的特性,各環節零部件的領先供應商有望深度參與新一代可折疊5G手機的研發和探索。

目前,受制于專利、技術壁壘等,OLED發光材料、透明PI膜、阻隔膜等關鍵材料基本被美、日、韓等企業壟斷,而國內企業主要生產OLED材料單體、中間體等升華前材料,以及應用于較低端領域的PI膜、阻隔膜等。

此外,折疊屏手機動輒上萬元的售價也讓普通消費者大呼“買不起”。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HUAWEIMateX不僅是成本較高的折疊手機,同時還支持5G功能,在多項科技整合后,價格保守預估一年內降下不來。

很多人還是抱樂觀態度。“今年的折疊屏手機只是初試,還是雛形,因為很多零件都沒有完善。但這個肯定會成為潮流。”一位手機行業資深人士說。

標簽: 手機廠商 折疊屏

上一篇:美團外賣:對“刪差評”和“刷單”零容忍 將聯動警方打擊黑產
下一篇:市場六成利潤被蘋果拿走 國產手機缺少核心競爭力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