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大多數文藝青年為什么選擇在春天結束自己的生命?

發布時間:2019-04-28 15:04:48 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caobo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鮮花盛放,綠柳成蔭,一切都看起來是那么美好。不過很多人在春天選擇了自殺,永遠地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

知否

張國榮,2003年4月1日,在香港跳樓身亡;海子,1989年3月26日于山海關臥軌自殺;川端康成,1972年4月16日含煤氣管自殺……同樣選擇自殺的還有弗吉尼亞·伍爾芙、馬雅可夫斯基等等。

一系列文藝青年都選擇在春天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止文藝青年,其實社會新聞事件中,春天總是會發生自殺的季節,很多人都選擇在這個季節永遠消失,比如被導師壓迫的陶崇園、臺灣作家林奕含等。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曾經發表于《社會科學與醫學》上的一篇研究稱, 28個國家的調查中,其中25個北半球國家自殺率5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而后的研究顯示在南半球,同樣是屬于春天的9月和10月份,自殺率最高。春天,成為自殺率最高的季節。

和人們認為的正好相反,陰郁的冬天人們并不會更多地選擇自殺。研究表明,和冬天相比較而言,春天自殺率能高出20%到60%。而季節與自殺率的關系正是很多研究者一直以來在研究的領域。

知否

熬過了漫長而嚴寒的冬季,人們為什么沒有在春天迎來希望,反而要自殺?

春天到了,我卻什么也看不見

很多人認為,有一種可能是因為春天天氣漸暖,社會活動變多,人們在春天遇到的生活波折會更多一些,從而導致了很多人面臨挫折和困難,想不開做出了自殺的舉動。“,”對抑郁以及生活遇到危機的人來說,春天的到來可能是致命的打擊。

血清素是一種調節情緒的神經傳遞素。

但事實上,科學研究進一步分析了春天自殺率更高的原因。一種原因是春天陽光更強烈,白日時間更長,這些情況會對大腦產生影響,人類大腦中含有松果腺,這種物質在白天會被抑制,而到了晚上則會活躍,因此一些人在晚上會十分清醒,同時血清素也會上升,這樣一來人們的攻擊性出現,更容易躁動和沖動。不過該理論并未得到最終的驗證。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春天花朵綻放,花粉引發了人類大腦的變化。2013年,丹麥研究人員的研究中認為自殺率會和樹木花粉有關,他們研究了一萬多名自殺者,發現當空氣中花粉粒子上升時自殺率也會上升。而植物的重新生長可能引發人們的焦慮,人們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影響,尤其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曾經有精神科醫生說過,4月中旬是“驚心動魄的時刻”,這個時候他的病人們幾乎都會有相應癥狀發生,狂躁變得頻繁。

事實上,自殺在春天高頻發生的原因并不能確定。不過我們可以看到自殺的人往往是呈現出一種積極樂觀的樣子,比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終卻選擇了自殺。這是因為沖動往往是自殺的一個直接原因,失去理智而自殺的人占大部分。因此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那些患有精神疾病以及極易沖動的人群要小心了。

鋰鹽是目前所知的最有效的自殺干預藥物。

如果想要降低自殺的風險,那么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多與人交往互動,多運動鍛煉身體,同時更要進行休閑來放松心情。而那些精神狀況和心理狀況不大好的人,必要的時候要尋求醫生的幫助,通過藥物阻斷自殺的可能性也許非常有必要。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認為自殺可能并不是因為軟弱或者人格缺陷,只是一種疾病,導致自殺的生理因素需要警惕。

標簽:

上一篇:國內首個試管嬰兒降臨 什么是試管嬰兒?
下一篇:氣凝膠:革命性保暖材料 輕松駕馭-196℃的嚴寒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