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實驗室技術人員對老鼠進行研究,這些老鼠被注射了1969年8月阿波羅11號任務中收集的月球物質
雖然美國宇航局(NASA)實現登月已經過去了50年,但該機構仍然保存著阿波羅11號宇航員帶回的大部分月球巖石樣本。其中小部分曾被用于多項鮮為人知但卻至關重要的實驗,這些實驗確保月球巖石樣本能被安全地保存在地球上。
科學家們推測,月球上沒有任何潛在的危險細菌,但他們也不能絕對肯定。雖然取回月球巖石對科學界來說絕對是異常珍貴的禮物,但如果這些巖石對地球上的生命構成威脅,也并非科學家希望看到的。
因此,美國宇航局必須制定相關測試計劃。在阿波羅任務期間負責醫療操作的查爾斯·貝里(Charles Berry)回憶稱:“我們必須證明,月球物質不僅不會感染人類,也不會危及魚類、鳥類以及其他你能想到的動植物。我們必須證明,我們不會影響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圈。”
從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出發前往月球的那一刻起,他們在返回地球后也被隔離了三周。在宇航員被隔離期間,一群老鼠被注射了月球物質,并受到了密切的監控。
美國宇航局生物醫學研究和環境科學部主任朱迪思·海耶斯(Judith Hayes)表示:“他們一直想知道這些嚙齒動物的情況。如果這些嚙齒類動物表現良好,那么它們很可能會被及時釋放。如果這些嚙齒類動物表現不佳,它們很可能會被更仔細地檢查。”
但是僅僅確認人類和老鼠在偶然登上月球后能夠存活還遠遠不夠,而且保護其他所有地球生命的安全比觀察咳嗽或皮疹要復雜太多。
圖2:一名實驗室技術員正在研究日本鵪鶉,這只鵪鶉暴露在阿波羅11號任務采集的月球樣本中
首先,美國宇航局選擇了將要使用的物種。除了老鼠,該機構及其合作伙伴還選擇了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包括用日本鵪鶉代表鳥類,用多種難以描述的魚、棕色的蝦以及牡蠣代表貝類,并用德國蟑螂和家蠅代表爬行動物等等。
然后,美國宇航局動用了22公斤從月球帶回來的寶貴月球物質。科學家們把所有東西都磨成粉末,其中半數烘烤消毒,半數保持原樣。處理方法因動物種類的不同而略有差異:老鼠和鵪鶉注射月球樣本,昆蟲食物中混入樣本,水生動物則將月球塵埃添加到它們生活的水中。
美國宇航局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這些動物。以月塵為食的德國蟑螂盡管吃的是異域食物,卻依然活得精神奕奕。所有的動物都表現得很好,但有一個明顯的例外:不管是不是在添加月球塵埃水里,很多牡蠣都死了。科學家們把這歸因于在動物交配季節對它們進行了測試。
參與這些實驗的研究人員在測試后表示:“這些測試結果提供的信息表明,阿波羅11號任務帶回的月球樣本沒有包含對地球生命有害的東西。”
除了測試動物,美國宇航局還與美國農業部(USDA)合作,測試植物對月球物質的任何不良反應,以防萬一。這些實驗包括在月壤中種植種子,不僅測試了西紅柿,還測試了煙草、卷心菜、洋蔥和蕨類植物。結果顯示,與用作對比的沙子相比,有些植物在月壤中實際上生長得更好。
美國宇航局的一份文件顯示,阿波羅12號和14號任務之后,該機構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總共測試了15種不同的動物物種。在動物和植物實驗進行的同時,美國宇航局還在培養皿中培養樣本,以尋找任何活躍的微生物。
但海耶斯承認:“研究人員沒有在月球樣本中發現任何微生物生長,也沒有發現任何可能來自外星或月球上的微生物。宇航員們沒有任何感染疾病的跡象,所有的嚙齒動物都通過了測試。”
最后,美國宇航局確信月球表層是無害的。1971年阿波羅14號任務之后,該機構停止了對動物的測試,并終止了對從月球返回的宇航員進行嚴格隔離的程序。此外,該機構還停止了對可能接觸過月球巖石的實驗室技術人員進行隔離的做法。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