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熱訊:華為、小米、OPPO、vivo聯手:快充終于要統一了?!

發布時間:2023-05-18 07:01:41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過 “ UFCS 融合快充” ?


(相關資料圖)

它是由信通院、HOVM 等多家手機廠商以及各行業供應商共同起草制定的一種快充技術規范,旨在解決不同手機和充電器之間快充不兼容的問題。

就這么說吧,你別看現在不管是旗艦機還是千元機( 特指安卓 ),它們都已經支持幾十甚至上百瓦的快充,只要十幾到二十分鐘左右就能充滿電。

但一旦你換上非原裝充電器給這些手機充電,它們的充電功率可能一下子就會被打回到十幾瓦甚至更慢,這充電速度前后一對比,給人的落差感極大。

融合快充技術的推出有望實現一個充電器就可以給所有手機快充,聽著確實不錯對吧?

我知道很多人平時還是用原裝充電器居多,可能對這個并不是很在意。

但是平時去親戚、朋友家串門借個充電器給手機回血,類似這種使用場景我相信還是有的,所以融合快充的出現對我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作為第一代國產快充協議,它沒準還會推動快充從如今的各自為戰向行業標準轉化,最終形成行業統一的標準,其意義也是不言而喻。

然而各位也別高興太早,因為目前基本上所有手機廠商都在做自家的私有快充協議。

私有快充協議的存在,毫無疑問肯定有助于各家手機廠商打造自己的生態壁壘,并且它們還能從各種充電器配件上獲得一部分利潤。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不管是出于私心還是為了顧及兼容性,那些支持融合快充的第三方充電設備,它們的充電功率大概率達不到原裝一樣的水準。

你看目前最新的 PD 3.1,它的理論最大充電功率已經來到了 240W:

但其實現在很多安卓旗艦普遍都還只支持十幾、二十多瓦的 PD 快充,跟自家動輒幾十上百瓦的私有快充協議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 PD 快充之所以能成功在手機中推廣開來,還得靠谷歌早在 Android 7.0 規范中就開始強調使用 Type-C 接口充電必須支持 PD 規范。

如果沒這強制規定,我估計這些廠商可能連 PD 都懶得支持,而是專搞私有協議,甚至像蘋果那樣對第三方充電設備來個認證也不是不可能~

從通信標準化協會發布的《 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范 》來看,現階段融合快充的通用最高充電功率是40W,后續則會進一步提升至 65W。

這個充電功率怎么說呢,無論是對比 PD 快充協議還是對比各家的私有快充協議都沒有太多的優勢。

UFCS 目前最顯著的優勢是它支持更精細的電壓和電流調節,能夠根據充電狀態更精準的調整充電功率,從而有效提高充電效率并且降低發熱。

但說實話,這點優勢在電池管理芯片這個物理外掛面前,多少有點不夠看,畢竟手機廠商早就在快充領域卷了好幾年,如今都有些真本事在身上~

如果未來那些經過 UFCS 認證的設備都能實打實的支持 65W 充電功率,那么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樂意用非原裝充電器給手機充電。

但要是像 PD 受到的待遇一樣,廠商只讓它支持到十幾、二十瓦的充電功率,那就算以后所有手機都支持融合快充,也還是有些雞肋。

另外 UFCS 融合快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等于是重新制定了一個充電標準,不是說適配就能夠適配,它對充電線纜其實也有著明確的規定。

比如當電流大于 6.5A 時,就要在線纜中增加電子標簽用于識別;電流在 4A-6.5A 時,最好也有電子標簽,只有電流小于4A 才無需識別線纜。

除此之外,融合快充還強制充電設備必須擁有阻抗檢測功能,這些都是廠商需要額外付出的成本,付出和回報能不能成正比也是個未知數。

目前首批一共有 11 款產品通過 UFCS 融合快充認證。其中 3 款來自華為、3 款來自小米、2 款來自 vivo、1 款來自 OPPO,也算是開了個好頭,而且這段時間也陸續有其它支持 UFCS 的產品發布。

還是希望日后 UFCS 能夠成為國內真正實現統一的快充標準。

標簽:

上一篇:環球通訊!中國移動聯合華為發布“云手機”:老爺機也能玩大型游戲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