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3月,商業銀行的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規模分別達到4.05萬億和2.61萬億,二者合計為6.66萬億。如果將表外的、隱藏的、民間的不良都算上,中國的不良貸款存量超過10萬億,年消化量超過3萬億,不良資產已經是一個規模足以匹敵餐飲,但從業人數不足餐飲1%的產業。
這是一個屬于"食腐者"的大時代。
同樣在這一年的年初,全國失信被執行人數量達到了1591萬,平均算下來,每100個人中就有一個老賴。江湖傳言的90后人均負債12萬,在這一年里又上升了2萬;還有2000萬被列入征信黑名單的年輕人,正是當下社會的新生力量,他們在網上被稱為"老哥",他們日夜討論一個詞,叫"上岸"。
如何讓2000萬當代社會新生力量"上岸",是一件關乎國運的大事。
同樣在這一年4月,高盛內部造錢機器SSG(特殊資產團隊)首次對外募集100億美元,作為困境資產投資基金;同樣有"困境資產投資之王"之稱的橡樹資本,尋求發起史上規模最大的困境投資基金,總規模約150億美元。幾個月后,橡樹在北京完成私募備案,成為進入中國的首家外資AMC。
即使在世界范圍內,不良資產也是一個歷史性的"大年"。
接著2021年來了,零售化、科技化、個貸不良開始成為這個行業的關鍵詞。
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引領著整個金融業的零售化和科技化浪潮:如今國內每新發放的100塊貸款中,有45塊已經是零售貸款。有些城商行的零售貸款甚至占到新增貸款規模的80%。
未來的不良,自然避不開是零售的不良。
同樣在2021年的開頭,"個貸不良批量轉讓"試點方案千呼萬喚始出來,經久長年的個人貸款禁止批量轉讓條款被廢除,萬億個貸不良亟待開閘。
在此之前的幾個月,浙江省高院發布"個人破產"工作指引,來自溫州的蔡某只要在18個月內一次性償付3.2萬,再經過6年的"破產期",她原本的214萬元債務就可以"一筆勾銷"。
"個人破產制度"與"個貸不良轉讓"兩個關于個貸不良資產的"任督二脈"在被打通了。
資產流轉躍躍欲試,民間資本風起云涌。
2021年1月,站在這歷史拐角的節點上,投融天下聯合光譜科技,數鑰科技,漢法通,中倫律師事務所,發起了浙江省投融資協會——個貸不良處置專委會,同時在杭州市雙創地標的夢想小鎮改造了一家咖啡館,取名為"不良人咖啡",意在為年輕新一代的不良人提供一個始終敞開大門的據點,為創新的不良業務提供一個交流的窗口和交易的平臺。
信息交互,信用融通——是這個咖啡館的初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