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黃壽銘,一名泰成逸園平凡而偉大的社工

發布時間:2020-08-21 18:09:34 來源:壹點網 責任編輯:caobo

潘寧的父親身體患有各種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認知明顯衰退,對生活也沒有希望,每天的情緒都十分低落。去年四月,他在親友的建議下,開始將父親送入泰成逸園養老院。

不料,住進泰成越秀分院后,在社工黃壽銘的熱心幫助下,老人逐漸開始轉變。比如以前從來不主動與人交流,現在會主動和人打招呼了;以前情緒十分低落,且波動很大,現在的情緒也平穩了許多;以前很少有心情好的時候,現在經常會有說有笑;近兩年很少再碰自己喜愛的詩詞和繪畫,現在也經常會翻看,偶爾還能背上幾句。對一個近95歲的老人來說,這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令潘寧感到吃驚與驚喜。

這是因為在老人入住養老院半年多的時間里,社工黃壽銘對他傾注了很多心血,根據他的性格、愛好,從專業的角度為他制定了心理輔導、認知訓練、情緒疏導方案。使他從一個性格孤僻、少言寡語、不合群、不愛與人交流、心理比較負面的老人,變成了一個開朗、愛說愛笑、幽默風趣、心態平和的老人,心態和精神面貌都為之一變。

"從我父親入住養老院,我才真正了解社工工作的重要性。"潘寧在采訪中表示。畢竟醫療和護理只能解決老人身體和生活上的問題,但精神、情緒、心理方面的問題解決則非社工莫屬。長者的護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精神、身體、生活三方面缺一不可,而精神、情緒、心理方面的管理效果,又影響著身體的變化,從而影響到生活質量。

社工黃壽銘的專業知識很強,工作責任感也很強。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不計個人得失,對長者細心又耐心。每位長者的性格、情緒、心態他都了如指掌,并針對性的去輔導。為活躍長者的生活,他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還多次組織社區義工來養老院為長者服務。長者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其樂融融,大家對社工的工作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能夠讓爺爺奶奶開心起來,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黃壽銘表示。

在他看來,這份工作看似很平凡,卻使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快樂。而對于每一位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的社工,都是如此。在奉獻自己中找到生命的意義,這是屬于他們的英雄夢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進軍餐飲界,何炅之父創立炅爸爸品牌
下一篇:采暖不再只為舒適 暖涂士帶來電采暖產業健康新主題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