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華為侯金龍:智能體是開放生態系統 有兩大產業機會

發布時間:2020-09-25 15:36:31 來源:壹點網 責任編輯:caobo

2020年9月24日,在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華為云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發布了政企智能升級參考架構智能體。據侯金龍介紹,智能體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云網邊端協同,構建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為城市治理、企業生產、居民生活帶來全場景智慧體驗。

侯金龍強調,智能體是由華為提出、業界共享的技術參考架構,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在政企的智能升級過程中,繁榮的軟件與服務生態、邊緣計算生態,是智能體發展的關鍵,也將催生出兩個大的產業機會。

第一,未來五年,軟件與服務全球空間會高達1萬億美金,而軟件產業云化、SaaS化正在全面加速。華為云定位為中立的云服務提供商,應用軟件與服務生態完全開放。通過應用使能、AI使能、數據使能,助力軟件SaaS化和智能升級,打造最好的SaaS服務開發和運營平臺,助力合作伙伴商業成功,重塑可持續發展的軟件與服務產業。

第二,而未來5年,邊緣計算產業全球空間高達5000億美金,華為云的邊緣生態也是完全開放的。伙伴的設備可借助IEF接入智能體,與鴻蒙生態互通,享受智能升級帶來的紅利。

侯金龍表示:“產業界正處于從政企上云向政企智能升級、從單場景AI創新向全場景智慧的轉變過程。智能體深度融合‘5機’,是云網邊端協同的一體化智能系統,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能進化。我們將攜手廣大伙伴通過智能體加速政企智能升級,做大蛋糕,一起發展軟件和服務產業,開拓邊緣計算產業新藍海。”

據侯金龍介紹,如今智能體在華為內部以及多個行業中已經有了大量探索和實踐,截至目前,華為攜手伙伴已經在超過600個項目中探索和實踐智能體,廣泛應用于政府與公共事業、交通、工業、能源、金融、醫療、科研等行業。AI技術已經進入華為的11大主業務流程,200個場景應用,包括研發、制造、銷售、供應等。針對海量、重復、復雜的場景,華為還創造了8000名數字員工。

例如,在貨量預估、裝箱、報關、倉儲管理、提貨等供應鏈管理環節中,華為全面引入了AI能力,截止目前,訂單履行周期下降了76%,每年節省70多億成本。華為每年交付站點超過300萬,有超過5000萬安裝項需驗收,華為把AI引入到工程交付的各個環節后,去年節約成本60多億人民幣。

在行業實踐 ,以高速自由流為例,全國改造了9400多個收費站和8萬車道,實現了全國高速公路一張網,開創了收費站無感知通行時代。在永鋒鋼鐵,通過AI與工業機理融合,鋼材智能評級結果準確率達到95%以上,評級效率是人工的數百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國控星鯊: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立足大健康產業發展
下一篇:中歐創新未來正式上線 基金經理周應波將自購百萬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