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我們迎來一年一度的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今年世界視覺日的主題為希望之光(Hope In Sight.)。數據顯示,我國近視人數已超6億人,青少年近視率超過50%。近視在我國越來越"大眾化",缺少戶外活動、整體防控意識低等因素被眼科專家認為是導致近視高發的主要因素。動因體育建議家長提高對孩子的體育鍛煉培養,養成從小運動的習慣,幫助孩子改善視力,增強身體體質。
我國青少年近視率超50%
與2019年相比,疫情期間,我國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且呈低齡化趨勢。 "近視"一詞已自帶流量,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視防控"刻不容緩。
近視病因復雜,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醫學上尚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因此只有從預防和控制著手,減少近視的發生。
根據散瞳驗光后的等效球鏡度數,近視可以分為低、中、高三個不同的程度,根據近視病程進展和病理變化又可分為單純性近視和病理性近視。高度近視(近視600度以上)往往伴隨著病理性近視,誘發多種不可逆的眼底病變,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傷害,近視防控最重要的就是預防成為高度近視。
政策出臺:加強學生體育教育
除青少年近視率外,兒童的肥胖率也同樣讓人揪心。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我國3至6歲幼兒的肥胖和超重率已經超過30%。青少年身體素質問題亟待解決。
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進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
同一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會上介紹,學校體育必須做到教會、勤練和常賽,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但是體育課作業必須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
"體育課和語文、數學、外語課一樣,體育課上教會了健康知識,教會了基本運動技能,教會了專項運動技能,不練習是掌握不了的。語文要布置作業,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王登峰表示。
短短兩天時間內,從習近平總書記到教育、體育行政部門,都對學校的體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關心關愛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又一舉措。
體育作為從小學到大學各學段都必修的"大學科"課程,不僅肩負著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強身健體重任,更是與德、智、美、勞一道共同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為青少年健康而幸福人生奠基的"生命教育"課程。
體育鍛煉預防青少兒近視
體育鍛煉(特別是球類運動)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并且對已近視者(尤其是假性近視者)的視力水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如網球、羽毛球等小球運動,球類的運動速度快、方向變化多,需要參與者的眼睛密切注視球類的運動軌跡以做出正確判斷,對眼睛屈光度的調節、睫狀肌的收縮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有效預防了視力水平的下降。
在動因體育看來,如果不能長期堅持鍛煉,體育鍛煉在防控近視中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家長們不僅要從小引導青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更要培養他們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生活習慣,這才是保護視力的關鍵所在。
動因體育自2011年成立至今,有著近10年的體育教育沉淀,其堅持"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教學創新的方式,幫助孩子在身體與心理上因運動而強大。目前,動因體育設有籃球、羽毛球、網球等課程,近日還推出了小籃球、外教籃球等細分品類,并憑借其多年教學經驗形成的"教、學、練、測、評"的全場景教學閉環。以有趣、專業的教學方式幫助孩子培養運動興趣愛好,讓孩子從而愛上運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無論是教育部門、學校還是家長,對體育的認知在不斷加強,動因體育希望孩子能將體育鍛煉變成一項生活習慣,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幫助孩子遠離近視,加強身心健康,讓孩子真正因運動而強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