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烯旺科技董事長馮冠平:創新是推動深圳發展的第一動力

發布時間:2020-10-16 10:45:21 來源:壹點網 責任編輯:caobo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召開,同時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

40年波瀾壯闊,40位先進模范人物。烯旺科技董事長、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始院長馮冠平教授赫然在列,成為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以來,與深圳一同開拓創新、開放發展、敢闖敢試,最能代表深圳特區在各行各業做出卓越貢獻的40位先鋒模范人物之一。

圖為深圳特區40周年先進模范人物馮冠平

模范人物馮冠平:創新是第一動力

40年對于深圳來說,既是彈指一揮間,也是滄海變桑田。從1980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篳路藍縷,到如今2020年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深圳速度,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每一位像馮冠平教授一樣的創業者的殷勤付出。

圖為40位獲得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者合影(第二排左四為馮冠平教授)

在大會現場,作為40位獲獎人之一,當面對記者采訪時馮冠平教授激動而又感慨萬千地說道:“在深圳20多年,我見證了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圳的發展歸根結底在于創新,敢于在機制體制上創新。這次表彰的是我們這40人,但我認為更應該接受表彰的是那些曾經為深圳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的領導和前輩,他們對于機制體制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是在前40年發展的基礎上給予的更加優惠的政策。未來,深圳的發展應更重視有顛覆性的創新,這樣才能更開放、更具國際性。”

多面人物馮冠平: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馮冠平是一位擁有多重角色的人物:擁有22項專利的傳感器專家、至今仍在教書育人的清華大學博導、創投界“清華南方系”的領軍人物、中國石墨烯產業奠基人、烯旺科技董事長。作為清華人,他敢想敢干,滿懷激情;作為科研專家,他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馮冠平教授的傳奇經歷,與深圳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1995年開始與深圳結緣,25年來,風雨同路。從南下深圳創辦清華大學研究院,催動深圳科研成果轉化,到引領和推動中國石墨烯產業應用化,使深圳成為全國石墨烯材料發展的風向標。這是一種彼此成就,也是一種榮辱與共。

從雖身兼學者與技術專家、實業家、投資人三重身份,然而他一直懷著以推動科技產業報國的理想,馮冠平教授的傳奇創業之路,大概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清華時期,二是來到深圳創立清華大學研究院,三是成為石墨烯產業奠基人,創辦烯旺科技。

中國最年輕的傳感器專家

馮冠平教授,197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是清華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歷任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主任、清華大學科技處處長、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早在1982年,馮冠平教授就已經作為中國傳感器專家,獲得國家發明三等獎。隨后在第1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上奪得銀獎,以“柔性轉子控制系統”在世界上第一個解決了“振動中的主動控制問題”,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傳感技術專家。

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創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1995年,中國改革開放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為了充分發揮深圳特區的先鋒模范作用,盡快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帶動經濟發展,從而大力推行至全國科技發展,在深圳先行試點。

于是,深圳市政府和清華大學決定共建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可是如何來發揮研究院的作用,如何推動深圳科創企業發展,誰都沒有此類經驗,更不知從何做起。此時,作為清華大學科技處處長的馮冠平教授,胸懷科技報國的滿懷激情,主動請纓南下,從北京來到深圳,創辦了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并擔起首任院長的重任。

大膽創新,不負眾望!馮冠平所率領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為深圳帶來了新鮮血液和新的思想,他們轉變思維、敢于突破,在推科技產業轉化的道路上取得巨大成績,不僅孵化培育了6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還促進150多項科技成果產業化,其中20多家在海內外上市。

此外,馮冠平還于1999年創辦深圳清華力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形成合力,促進科技產業在深圳迅速發展,實現了從北京到深圳的四個目標:第一,科技成果轉化;第二,搞應用技術研究;第三,孵化企業;第四,為企業培養人才。

成為石墨烯產業奠基人,開啟中國發展開端

2008年,在美國硅谷,馮冠平教授第一次接觸到石墨烯材料,了解到這種材料是目前發現的硬度最高、韌性最強、厚度最薄的納米材料之一,馮冠平教授十分興奮。在得知這種材料難以實現產業化后,馮冠平教授認為這恰恰是巨大機會,推動中國石墨烯產業化發展,勢在必行!

于是,2009年馮冠平教授從美國帶回一批石墨烯技術人才,助力祖國石墨烯事業。回深圳后,他親自著手組建科研和創業團隊,以種子基金的形式投資美國歸來的創業團隊。隨后,一批石墨烯企業在江蘇、深圳涌現。如今,這些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石墨烯產業的半壁江山,而這些國內主要的石墨烯企業和科研機構都是在馮冠平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所以他也被譽為中國石墨烯產業奠基人。

果然,2010年,因石墨烯材料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掀起了全球研究石墨烯產業應用的熱潮。

承接囑托,創辦烯旺科技

馮冠平帶領團隊率先發明了國際專利、石墨烯行業核心技術——純石墨烯發熱膜,開辟了石墨烯材料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化的先河。并以首創的純石墨烯發熱膜專利技術為核心,專注于石墨烯發熱技術的應用研發和生產,現如今產業涉及養護護具、服飾家紡、美容、能量房等消費品領域;醫療器械產品等醫療領域;以及石墨烯涂料、供暖等工業應用領域。現已成為是全球首家實現石墨烯從上游技術研發、原材料生產到下游產品研發應用、行業合作、品牌運營、渠道銷售等全石墨烯產業生態鏈的高科技企業。

2019年,可謂是馮冠平和他的烯旺科技的豐收之年。不僅與華為、騰訊、比亞迪一同上榜“深圳創新企業70強”,還獲得了國家軍工和醫療器械資質認證,成為深圳乃至全國首家擁有此類資質的石墨烯企業。

在醫療健康層面,還聯合眾多國內頂尖醫療及科研機構就石墨烯醫療展開近20項臨床醫療試驗,在無創治療腫瘤、甲狀腺結節、慢性腰腿痛、胃脘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等方面,均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論文在國內外多家醫學雜志發表。如今,烯旺科技已成為深圳的石墨烯科創代表性企業。

國士無雙,挺身而出的兩次抗疫時刻

馮冠平教授作為資深的傳感器專家、材料應用技術專家,對于疾病預防,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遠見。在國家每次的為難之時,馮冠平教授總是挺身而出,體現出一個科技人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科技救國的家國情懷。

馮冠平教授總是說,在這個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確保科技領先事關中國未來的發展大局,我們只能勇往直前,掌握戰略主動。這也許就是疫情之后,深圳經濟能夠快速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常化發展的原因。

非典時刻,臨危受命:2003年4月,非典肆虐。馮冠平教授聯合幾位團隊骨干,用七天七夜的時間,領銜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能快速檢測出“發熱”患者的儀器——紅外體溫檢測儀,隨即用于深圳—香港口岸通關,并快速推廣應用到全國。直到今天,紅外測溫儀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廣泛使用。

抗擊新冠,再度挺身而出:2020年2月,新冠病毒爆發,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的護目鏡總是上布滿水珠,視野受阻,嚴重影響抗疫進程。應清華大學長庚醫院向馮冠平教授發出請求,一線急需一種能防霧地醫用護目鏡。馮冠平迅速組織科研團隊,用一周左右時間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石墨烯防霧光療護目鏡。該護目鏡可持續佩戴6-8小時不起霧,第一時間投網一線供抗疫醫護人員使用。

現如今國家已經進入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深圳更是作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前沿陣地,推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掌握核心技術的產品,研發出別國技術空白產品,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這樣不僅是對于深圳持續保持高態勢頭發展的保障,更是對于增強城市競爭力,對外貿易上以及提高國內就業、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2020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聚焦:八大專題會上演“頭腦風暴”
下一篇:光明乳業濮韶華:展百年品牌新貌,新鮮引領光明未來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