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蘋果公司首次推出iMac時,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直到8月15日它才開始發貨,但這點無關緊要,它依舊可以被認為是過去十年最具影響力的臺式電腦。只需1299美元,你就可以買到233MHz的PowerPC G3處理器、32MB內存、4GB硬盤、15英寸內置顯示器和立體聲揚聲器,然后它們被裝在一個非常時尚的盒子里。
邦迪藍色奇跡款 iMac 的發布標志著史蒂夫·喬布斯的回歸,并幫助蘋果渡過在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的危機。它最終超越了互聯網門戶設備這個簡單的角色,并重新定義了臺式個人電腦市場,在 iMac 發售 21 周年之際,我們來回顧一下 iMac 改變計算機世界的八種方式。
告別米色
在 iMac 問世之前,個人電腦外殼在設計上陷入了困境。大多數制造商采用米黃色或灰色的金屬盒子設計,每一個盒子都被設計成一個功能部件,而不是一個美觀的創意工具。iMac 的設計打破了這一現狀,它偏愛柔和的曲線而不是生硬的棱角,喜歡鮮艷的色彩而不是沉悶的中性。蘋果公司甚至創造了一個新詞“邦迪藍”——一種用澳大利亞邦迪海灘海岸線命名的藍綠色色調——來描述新機器的顏色。與冰白色細條紋相結合的配色方案創造了一個令人驚艷的外殼,在 PC 世界前所未見,對公眾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i”的雙關義
iPod,iPhone,iChat,iLife,iSight… 這些小寫的 i 前綴是從哪里來的呢?你可以感謝 iMac 開啟了這一無處不在的蘋果品牌趨勢。
iMac 中的 i 最初代表“互聯網”,而根據史蒂夫·喬布斯 1998 年推出的 iMac 宣傳片,也可以代表“個人、指導、告知或啟發”。i 的前綴甚至逐漸出現在非蘋果產品的名稱中,在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之后,蘋果 i 前綴的含義發生了變化,變成了 iSight 這樣的雙關語,或者像 iChat 一樣,暗示著第一人稱代詞“I”——更個人、更自我的產品理念表達。
迎接互聯網浪潮
蘋果與 iMac 的第一個營銷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互聯網的日益普及趨勢。由于 iMac 中的“i”來自于“internet”,蘋果大力宣傳 iMac 連接全球網絡的的能力,使人們相信 iMac 是連接互聯網的一種最簡便方式。通過關注 iMac 的互聯網能力,iMac 很快與其他電腦中脫穎而出,并躍居消費電腦市場的首位。
將USB帶向大眾
iMac 引入 USB 接口的設計,果斷地淘汰了 SCSI 端口,這讓習慣了 SCSI 作為外設連接接口的用戶們感到震驚,他們不得不扔掉所有舊的鼠標、鍵盤、掃描儀、打印機和外接硬盤。但多虧 iMac 帶來的第一個 USB 接口,眾多外圍設備制造商推出了他們的首批 USB 電腦配件,從此,更小、更簡易的 USB 成為電腦外設接口的主流。
拋棄軟驅
1984 年,蘋果在麥金塔電腦上推出了 3.5 英寸索尼磁盤驅動器。14 年后,蘋果用 iMac 將其淘汰,舍棄軟盤驅動器是一個大膽的舉措,從那以后,聯網傳輸和本地傳輸飛速取代了軟驅的作用。
為工業設計制定標準
當你看到一個帶有半透明塑料外殼的消費產品,尤其是那些提供多種顏色換殼的電子消費品時,你可以致敬一下 iMac 的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athan Ive)。iMac 發布后,多色半透明塑料外殼成為消費品行業的一種常見產品,以至于 iMac 在 1999 年至 2000 年推出的 Technicolor 系列機型幾乎成了對自己的一種惡搞。直到 2002 年劃時代產品 iMac G4 的發布,蘋果才放棄了產品線中鮮艷的色彩。
當然,隨著潮流的變更,其他公司的消費電子產品也都不再沿用多色塑料殼,大家似乎都統一地換上了拉絲鋁、霜白色或太空黑。
喬布斯救星
在 1985 年的一場權力斗爭中,蘋果高管迫使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從自己創建的公司辭職。1997 年蘋果收購 NeXT 后,喬布斯重返蘋果成為“臨時 CEO”。全世界都指望他能讓蘋果扭虧為盈,而他做到了,在放棄不盈利的產品線,并對整體業務進行了精簡之后,蘋果又回到了盈利狀態。但是,再多的預算調整也無法與 iMac 的成功相提并論,很明顯,它是喬布斯的孩子,它也在提醒人們看到喬布斯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激勵他手下的團隊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產品。iMac 的成功意味著喬布斯的成功,也催生了不少崇拜和追隨他的忠實粉絲。
也拯救了蘋果
1996 年至 1997 年,蘋果幾乎被媒體宣告死亡,這家公司 1997 年虧損 8.78 億美元,但在喬布斯的重新領導下,1998 年實現盈利 4.14 億美元,為三年來首次盈利,這個結果來自于運營成本的降低和 iMac 的成功銷售。iMac 并不僅僅給蘋果帶來了財務回報,一款令人興奮的創新產品的象征性影響非同小可,蘋果在公眾心目中樹立了全新形象,并成功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隨著 iMac 系列的不斷創新,蘋果現在的盈利能力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得多,而且很可能會繼續如此。如今,果粉們對于蘋果產品,更多關注點在于 iPhone、iPad?和新鮮的系統、配件,但我們不應該忘記,蘋果在 21 世紀的成功始于 iMac 發售那一天。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