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突破!科學家首次制造出能在室溫下保持化學穩定性的二維磁鐵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0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

俄羅斯實驗艙已由火箭成功送入近地軌道 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3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7 月 21 日晚,俄羅斯質子-M火箭攜帶俄...

無銦新技術制造下一代觸摸屏設備具有巨大潛力

銦作為一種稀有金屬,最重要的應用之一是合成為氧化銦錫。這種化合...

西蘭苔在湖北恩施州試種成功 高山蔬菜品種持續擴容

頭頂花菜,身似芥蘭,個頭不大,翠綠挺拔。初識西蘭苔,其長相略有...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納米薄片可通過光催化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氫化合物

記者7月19日從云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了解到,該院云南省先進能源材...

三部創新高效研發模式 “小核心”為項目協調鏈做“減法”

記者7月20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部(以下簡稱三部)獲悉,三部在...

美國科研人員發現:甲烷轉化為甲醇或能改變使用天然氣方式

美國斯坦福大學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的《科學...

如何保護淡水漁業發展?研究團隊構建高原魚類種質遺傳資源庫

楊君興團隊致力于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態環境,不斷探索從高原特有魚類...

“人造萬用血”將進入Ⅰ期臨床研究階段 能起到“生”與“死”間的橋梁作用

記者19日從西北大學國家微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由該中心和西...

“功臣”事件視界望遠鏡再度出手 分辨率可區分光被拉入黑洞時狀況

讓人類獲得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的功臣——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再...

研究顯示:現代人僅占人類基因組7%的特有遺傳物質

究竟什么讓智人與眾不同,進化成為如今的現代人?美國一項研究顯示,...

最新研究發現:“阿爾法折疊2”預測蛋白結構的三維結構

據英國《自然》雜志16日發表的一項結構生物學最新研究,世界著名人...

“極危”植物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從天坑“歸來”

世間美好的事物,一旦錯過了,就無從再覓;而有的僅憑雪泥鴻爪,留下...

8000多年前漆器被發現 展現新石器時代制漆工藝

這一發現刷新了歷史,將長三角地區人類使用天然漆的記錄提前到了800...

科學人員利用通訊光纖網絡極大提高大地震后快速響應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李澤峰特任研究員與合作者一道,...

科研團隊完成首個染色體級別的茶小綠葉蟬參考基因組

茶小綠葉蟬又叫作小貫小綠葉蟬,茶樹受其病害嚴重時導致茶芽枯死脫...

科研人員成功解析朱紅大杜鵑小種群的形成與維持機制

朱紅大杜鵑是我國花卉產業育種的重要種質資源,目前野外僅知殘存2個...

NASA在國際空間站種植太空辣椒 宇航員將對辣椒質地和味道做出反饋

NASA(美國宇航局)星期二在一份聲明中說,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正式有辣...

因發射前檢查問題 俄羅斯“科學”號實驗艙推遲到7月21日發射

俄羅斯科學號實驗艙此前定于 7 月 15 日發射,但是由于在發射前...

澳大利亞最大恐龍新種被發現 科學家3D+CT掃描觀察化石

近日,由中、美、德等國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宣布在四川自...

木星X射線極光之謎被科學家破解:是由磁力線周期性振動引發的

由于太陽風的帶電粒子與木星大氣相互作用,木星和地球一樣,在極區...

有種細菌能“吃”塑料 古老角質酶中導入突變可轉變成高效PET降解酶

塑料廢棄物在環境和生態系統中造成的污染,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嚴重...

惰性金屬氧化物進行無害化轉化 可“降服”爆炸后致命元兇

這種布滿小孔的金屬氧化物顆粒具有較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在瞬間吸附...

重要進展!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實現微波頻段的按需存取量子存儲器

來自清華大學的消息顯示,近日,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研究...

俄羅斯專家建議在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為基礎設施供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日消息,該媒體掌握的俄國家航天集團軍火庫設...

科學熱文:腸道細菌能與大腦“對話” 首次觀測到黑洞吞噬中子星

本文簡介了近期科學熱文:1、腸道細菌能與大腦對話最新研究表明,老...

突破!國產首創高次親水非球面可折疊人工晶狀體亮相

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白內障...

深海冷泉擬桿菌可促進深海營養和碳循環 降解藻類多糖機制是什么?

7月初,《環境微生物》報道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超岷課題...

俄羅斯科研人員發現處理木材廢料加工新方法 或提高資源效率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找到一種處理木材廢料加工的新方...

突破!中國科研團隊研發出可讓人體體表降溫近5℃的超材料織物

7月11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陶光明團隊與多個科研單位交...

種子穿上新“外衣” 研究人員發明新包衣工藝可幫助種子“鎖住”一切水分

種子穿上新外衣,鎖水抗旱長得好!隨著世界氣候持續變暖,許多干旱地...

翅膀揭示昆蟲“溝通交流”起源:用翅膀反射光線交流

來自遠古的一副翅膀,向人們揭示了昆蟲溝通交流的起源。英國《通訊...

科研人員提出診治“泛血管疾病”新思路 加速泛血管藥物的研發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翁建平教授團隊與合作者近期提出...

俄羅斯開發出聚丙烯制品著色新方法 著色后可抵抗潮濕和光照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工業技術與設計大學開發出為聚丙烯碳氫化合物制...

蟹狀星云首個被證認具有清晰歷史觀測記錄的超新星遺跡

1054年,宋朝的天空上出現了一顆不一樣的星。這顆星在夜空閃耀23天...

俄羅斯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凝膠 可避免土壤污染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由食物廢料制成的凝膠。...

科研人員發現新技術或可促進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研究

據當地時間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論文,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

商周時期冶鉛遺址揭示哪些文明密碼?鉛是鑄造青銅禮器必需品

陽新發現成片商周時期冶鉛遺址,有何歷史意義,揭示了哪些文明密碼?...

科學家們首次通過直接觀測證實霍金黑洞面積定理

1971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的事件視界(任何東...

皮膚損傷怎么辦?科學家制備出納米級硼酸鹽生物活性玻璃來修復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研究員和福州大...

全景相機拍到絕美地球畫面 如同一顆藍色明珠

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7月4日8時11分,航天員劉...

SpaceX已經完成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原型 將安裝在發射臺上接受測試

在開始組裝6周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完成了其首個真正...

擁有109年歷史的遠洋客輪“泰坦尼克號”正消失 殘骸正加速解體

泰坦尼克號正在消失。這艘擁有109年歷史的遠洋客輪正受到深海洋流和...

SpaceX成功進行第二次“拼車發射”任務 實現今年首次助推器陸地回收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進行了第二次拼車發...

“好奇號”探測器多次在火星上探測捕捉到甲烷 不同探測卻顯示不同結果

甲烷是一種存在于地球大氣中的有機分子,主要是由生物產生的。但對...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