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翁建平教授團隊與合作者近期提出了“血管內皮細胞穩態失衡是泛血管疾病進展的關鍵機制,改善各種病因與理化因素所致血管功能與結構紊亂的核心在于維護內皮細胞功能”的新理論。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藥理學評論》。
血管內皮細胞長約60微米,寬約20微米,厚度在0.1微米到10微米之間,在人體內分布極其廣泛,總數約1200億億個,總面積約400平方米。血管內皮細胞除了維持血液和組織液的代謝交換,還承擔維持血管張力、血管生成、止血等多種功能。
翁建平教授團隊認為,血管內皮發生功能障礙會加速高血壓、心力衰竭、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多種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泛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內皮細胞功能紊亂不僅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還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急性的感染性疾病密切相關。血管內皮功能受到多種非編碼核糖核酸和表觀遺傳調控因子的影響,有望成為心血管疾病治療的潛在新靶點。他們系統闡明了內皮細胞穩態與內皮細胞功能紊亂的組成部分,闡明內皮細胞功能紊亂是泛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中心環節,提示靶向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可作為治療泛血管疾病的潛在干預靶標,從而加速泛血管藥物的研究開發。
審稿人認為,該成果全面多維度地概述了內皮細胞功能,闡述了內皮功能障礙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泛血管疾病中的關鍵作用和深入的分子機制,系統總結了有效的靶向內皮功能障礙的治療途徑,有助于加速泛血管藥物的研發。(記者 吳長鋒)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