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三部創新高效研發模式 “小核心”為項目協調鏈做“減法”

發布時間:2021-07-21 13:38:4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記者7月20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部(以下簡稱“三部”)獲悉,三部在不斷探索與積極實踐中在近日探索出一套IPT(Integrated Product Team,集成產品協同團隊)+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產品開發)的創新高效研發模式,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了澎湃動力。

“小核心”為項目協調鏈做“減法”

在傳統研制過程中需要多專業協同設計確定的事項,往往需要本部管理人員組會商定。從提出會議議題到各專業人員聚集討論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同時還存在部分參會專業陪會和臨時需要專業無法及時到達的情況,以上問題凸顯出傳統研發的推進模式效率較為低下的弊端。

為優化研發模式,保證企業良性發展,三部創新性引入IPT研發模式——將耦合緊密的總體、控制、結構、氣動等核心專業人員集中協同辦公。提升了溝通協調效率,充分發揮了高效協同協作、專業即時聯通的特有優勢,為三部研發模式變革打通了一條從探索到實踐、切實可行的創新之路。

“大外圍”為打造特色專業做“加法”

在傳統定人定崗定項目的矩陣型組織結構下,各項目任務極端飽滿,留給不同項目團隊人員交流的時間較少,同時不同項目間的重復性研究也會導致人力和物理資源的浪費,人力資源與項目增速的需求難以匹配。

為解決上述矛盾,三部在現有IPT研發模式的基礎上,積極引入國際先進企業所使用的IPD研發模式,促進人力資源高效利用以及各項目協同發展,各專業IPD團隊集智共建,持續推進以通用化、模塊化(組合化)、系列化為代表“三化”設計模式,著力將共性專業打造為一個個專業方向明確、項目支撐有力、技術積累雄厚的特色專業。

IPD+IPT研發模式基于現有隊伍框架及IPT組織結構,對集中攻關團隊進行精簡優化為各項目提供代表專業最高水品的最優解決方案。(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實習生 謝雨鯤)

標簽: 三部 項目協調 特色專業 企業 項目團隊

上一篇:美國科研人員發現:甲烷轉化為甲醇或能改變使用天然氣方式
下一篇:中國科研團隊發現納米薄片可通過光催化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氫化合物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