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調機構Gartner公布2018至2023年引領數字企業創新的10大物聯網(IOT)策略技術趨勢。副總裁暨分析師Nick Jones指出,未來10年,物聯網將帶動數字企業創新的商機,能夠掌握物聯網創新趨勢的信息官,將有機會帶領企業邁向數字創新。
此外,他指出,信息官也應確保企業擁有必要的知識和合作伙伴來支持重要的物聯網新興趨勢和技術,因為到了2023年,信息官需掌管的平均終端裝置數量將是目前的3倍以上。
Gartner列出10項IoT策略技術趨勢,一為AI人工智能。該機構預測,2019年全球連網對象數量將達142億美元,并在2021年將達250億美元,因此將產生極大量的數據。未來AI將被用來處理各種IoT數據,包括影片、靜態影像、語音、網絡流量與傳感器數據。
其二是IoT的社會、法律與道德面向;第三為信息經濟學與數據中介(Data Broking)。預估至2023年,買賣IoT數據將成為許多IoT系統必要的一環,信息官必須教育組織有關數據中介的相關風險及商機,針對該領域訂定相關IT政策,并為組織內其他單位提供咨詢。
第四,從智慧邊緣轉變為智慧網格;第五則為物聯網管理;至于趨勢六為傳感器創新。Nick Jones表示,傳感器市場將持續蓬勃發展至2023年,屆時新的傳感器將可偵測范圍更廣泛的狀況與事件,而目前的傳感器價格將變得更為親民,或被重新包裝以支持新應用。
第七,值得信賴的硬件與操作系統;第八為全新物聯網使用者體驗;第九為硅芯片的創新。他表示,目前大多數的物聯網終端裝置都采用傳統的處理器芯片,其中最普遍的就是低功耗ARM架構,然而傳統的指令集和內存架構,并非全然適合端點要處理的所有工作。例如,深度神經網絡(DNN)的效能通常會受限于內存帶寬,而非處理器的效能。
Gartner預測到了2023年,新的特殊用途芯片將降低運行DNN的電力消耗;具備最新邊緣架構與嵌入式DNN功能的低功耗物聯網終端裝置也將誕生,以支持新的應用,例如將數據分析的技術整合在傳感器內,或者在低成本的電池供電裝置當中加入語音識別技術。
第十為針對IoT設計的全新無線網絡技術。Nick Jones指出,IoT網絡須在一系列沖突的條件間取得平衡,如端點成本、耗電量、帶寬、延遲狀況、聯機密度、營運成本、服務質量以及涵蓋范圍。沒有單一網絡技術能兼顧這么多條件,不過新的IoT網絡技術將可帶來額外的選擇與彈性,尤其5G、新一代低軌道衛星以及反向散射網絡(backscatter networks)。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