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新發現!北林大科研人員發現超千只世界級瀕危物種

發布時間:2020-10-10 14:44:22 來源:北京青年報官網 責任編輯:caobo

在世界遺產地江蘇鹽城條子泥濕地,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亞候鳥研究中心(CEAAF)和紅樹林基金會聯合調查隊9月底首次發現超千只世界級瀕危物種小青腳鷸,超過全球學界目前公認的種群統計數目,這也成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的例證。

CEAAF以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遷徙候鳥及其棲息地的相關科學研究與科技服務為主要任務,旨在有效推動學術交流與創新,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體系的重要智庫與研究平臺。CEAAF對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逾250種群遷徙水鳥進行監測與研究,重點物種包括鶴類、勺嘴鷸、中華秋沙鴨、青頭潛鴨和小白額雁等。經過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雷光春教授與國內外專家、組織多年努力,去年7月,鹽城黃海濕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的代表,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一處濱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開啟了我國生物保護從陸地走向海洋的新境界。

小青腳鷸是小型涉禽,鳥綱鸻形目鷸科鷸屬,分布區域狹窄,全球數量稀少,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全球瀕危物種。據CEAAF調查員、北京林業大學博士賈亦飛介紹,小青腳鷸在俄羅斯遠東繁殖,東南亞越冬,對于小青腳鷸來說,條子泥是最重要的遷徙停歇地。此次發現大大提高了小青腳鷸全球數量的統計,也從側面反映了黃渤海濕地保護工作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雷嘉編輯/李曉萌

標簽: 瀕危動物

上一篇:重要關鍵節點!天問一號國慶節后將向火星軌道靠攏
下一篇:中國科學院:中國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類新星光變存在準周期振蕩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