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中文網報道,28日是美國“三里島核泄露事故”40周年。1979年3月28日,賓州薩斯奎哈納河三里島核電廠發生部分堆芯熔毀事故,是迄今為止美國核電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評為第5級。
1979年3月28日,三里島的2號反應堆在泵停止向蒸汽機輸送冷卻水后部分熔化,蒸汽機負責給反應堆堆芯散熱。這起事故是人為失誤、設計缺陷和設備故障相互作用的結果。
事故發生在周三凌晨4點左右,但是幾天之后當官員解釋事故后人們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兩天后,州長建議孕婦和幼兒撤離。
資料圖: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公路上的擁堵場面。
截止到當周周末,估計有8萬人逃離了賓州中南部。當地的學校和企業關閉,銀行也開始無力支撐。
該事故的嚴重后果主要反映在經濟上,而在公共安全及居民健康和周邊環境上則沒有顯著負面影響。
這次事故引發了外界對核電行業的強烈反對,大幅提高了核電站安全設施的建造成本,以免再次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但提高安全系數后的核電站造價昂貴,因此核電站興建數量大減,使該行業的發展停滯了幾十年,直到21世紀初的化石燃料價格大漲、全球變暖效應以及對零碳能源的需求顯現后,各國才開始重啟核能計劃。
據悉,核電站提供全美約20%的電力供應,但包括三里島在內的很多核電站都已經老舊且沒有盈利。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