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來臨,身處“博物館之城”,你是否計劃到博物館大展刷個不停?千萬不要錯過即將在成都博物館亮相的全球頂級攝影展——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暫定名)。
從螢火蟲幼蟲開辟前行的道路,到樹蜥大戰蜈蚣的勝利者表情,再到食蟹海豹群在浮冰上休息繁殖,這些優秀的獲獎作品,捕捉到了野生動物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揭秘了光影鏡頭下的動物世界。
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將于今年7月中旬首次引入中國,巡展“首秀”放在成都博物館,將為成都市民展示100幅各具特色的獲獎作品。這個暑假,快帶著小朋友開啟探秘自然之旅。
開拓的螢火蟲
或許你見到過凌晨1點的成都行人寥寥、萬籟俱寂,但是你肯定猜不到,凌晨1點的森林里,卻藏著勤勞的開拓者。
奧地利攝影師Christian Wappl在凌晨1點的森林里,拍攝到了一只不睡覺的螢火蟲幼蟲,取名為《開拓者》。
看到這張獲獎作品,你可能并不知道,這條體型頎長的爬行動物,和夏日夜空中閃爍著若隱若現光芒的螢火蟲有什么關聯。這位森林里的不寐者,在落葉中散發著點點熒光。原來,它是一只7厘米長的大型螢火蟲幼蟲,從尾部4個發光器官中持續發出光芒。
通過長時間的曝光和閃光,Christian發現這只幼蟲顯然是在開辟一條前行的通道。
幼蟲階段在螢火蟲一生中占據的時間最長,它以其他無脊椎動物如蝸牛和鼻涕蟲為食。螢火蟲是一種貪婪的蝸牛捕食者,它甚至能捕食比自身大很多倍的蝸牛。發光是其光器官內發生的化學反應,很可能是一種對捕食者的嚴厲警告。
守夜的盲蜘蛛
另一位晝伏夜出的攝影師同樣收獲頗豐,他的拍攝對象雖不是螢火蟲,卻同樣是體積很小的盲蜘蛛。
Javier Aznar González de Rueda是一位西班牙攝影師,當時他盡管已在森林里度過了一個漫長而疲憊的夜晚,但還是忍不住停下腳步,拍攝了那只守護卵的盲蜘蛛。“這是以前我從未見過的行為”,他說。
這位西班牙攝影師采用小光圈和閃光燈來使焦距達到最大值,并利用漫射器柔和的光線,捕捉到了盲蜘蛛謹慎地守護著蜘蛛卵的畫面,宛如一位慈祥的母親守護她的嬰兒。
蜘蛛的種類繁多,全世界有超過6500種蜘蛛,圖中這只守護蜘蛛卵的盲蜘蛛就是其中一種。像這只盲蜘蛛一樣,某些種類的蜘蛛為保護后代同樣也會投入大量精力。有趣的是,從圖中可以看到,有一只紅蜘蛛正緊緊附在盲蜘蛛的腿上,而盲蜘蛛卻渾然不知,全身心地守護著自己的卵。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