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與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利用谷歌先進的AI計算分析,確定了距離地球2545光年遠的開普勒90星系中的兩顆新發現的行星——開普勒80g和開普勒90i。該星系含有8顆行星,與地球所處太陽系的數量一致。其中“開普勒90i”是第一顆恒星系統的一部分。
谷歌和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利用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進行的研究,通過將數據提供給計算機程序,提供了對宇宙新見解的前景,這些計算機程序可以通過信息更快、更深入地轉動,成功展現了機器學習的強大潛能。
NASA表示,通過分析數千個數據點,軟件學會了行星和其他物體之間的差異,實現了96%的準確性。
這些數據來自于美國宇航局于2009年發射到太空的開普勒望遠鏡,作為一個行星發現任務的一部分,這個任務預計明年將在太空船燃油耗盡的時候結束。
“開普勒90i”的信號比通常傳統手段就能識別出的行星弱。它是一個比地球大30%的焦土巖石,是第八顆被發現繞著同一顆恒星運行的行星。開普勒90系統比太陽系稍大、更熾熱、質量也更大,但其他許多方面均類似太陽系。而開普勒90i是該系統中最小的行星,很可能不適合生存。
NASA表示,它的地表布滿巖石,表面溫度約426.7攝氏度。但它也提供了一個關鍵佐證,證明了以下理論:相較遠離恒星的行星,靠近恒星的行星一般更小,而且地表巖石更多。它的公轉周期僅14天,而地球的公轉周期是365天。
雙方表示,該軟件的人工“神經網絡”通過對670顆恒星的數據進行梳理,從而發現了行星開普勒90i,以及開普勒80系統中的最小行星——開普勒80g。
研究人員說,天文學家此前從未觀察到包括原有太陽系旁邊的這個“新太陽系”。
NASA開普勒空間望遠鏡項目科學家杰西·多森(JessieDotson)說:“隨著神經網絡在開普勒數據成熟中的應用,更重磅的發現也隨時會降臨。”NASA表示,未搜尋的區域很可能存在更多的行星。
谷歌AI大展身手!攜手NASA發現第二個太陽系含8顆行星距地球2545光年
谷歌的 人工智能 研究人員克里斯托弗·夏爾(ChristopherShallue)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學家安德魯·范德伯格(AndrewVanderburg)表示,他們計劃通過分析開普勒在超過15萬顆其他恒星上的數據繼續他們的工作。
機器學習的硬件和新技術的進步使得近年來自動化軟件能夠處理科學,金融和其他行業的數據分析成為可能。
他說,機器學習還沒有被應用到開普勒望遠鏡所獲得的數據,直到沙爾提出這個想法。
他說:“在業余時間,我開始使用谷歌搜索尋找具有大型數據集的系外行星,并發現了開普勒任務和龐大的數據集。”“機器學習真的會在有太多數據的情況下出現,人們無法自己去搜索。”
范德堡已經通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金獲得了資助,目標是遙遠的地球研究人員。
標簽: 發現第二個太陽系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