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學家從金屬量子點中“捕獲”二氧化碳 使二氧化碳還原效率提升200%

發布時間:2019-07-05 10:20:3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4日,記者從中南大學獲悉,該校劉敏教授團隊和加拿大Edward Sargent教授、臺灣科技大學黃炳照教授等團隊合作,首次從金屬量子點中“捕獲”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還原效率提升200%以上,大大提升了碳循環利用效率。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焦耳》上。

據悉,利用電化學還原,在溫和可控的條件下,將二氧化碳還原為有用的碳氫燃料和化學品,是“捕獲”大氣中二氧化碳、解決其循環利用的有效途徑。然而,這一途徑的實現,卻受限于催化劑難覓之困。

通訊作者劉敏介紹,有一類名為“量子點”的重要低維半導體材料,其含有大量可導致光電性能下降的“缺陷點位”。這些“缺陷”,恰好能改善催化劑活性。只是,這種特性很難在常規金屬催化劑中被利用。此次,三方團隊合作,通過將硫化物量子點原位電化學還原,實現了高倍率金屬空位量子點的制備,并將其應用在了二氧化碳還原領域。這種量子點衍生的催化劑,保持了3—5納米的尺寸大小,但其金屬空位高達20%,并在金屬量子點中呈現良好的原子級分散,從而為二氧化碳還原反應提供了合適的原子結構與電子結構。在數百小時的二氧化碳還原反應中,它均保持了良好的催化活性,性能超出現有催化劑兩倍以上。此外,通過驗證,該類催化劑在多種金屬,如金、銀、銅、鉛等均有良好普適性,有望在二氧化碳循環利用中帶來潛在應用。

標簽:

上一篇:研究發現:空間輻射的歷史劑量與癌癥等病所致死亡風險升高并無關聯
下一篇: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人工智能將助嫦娥五號鏟取月壤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