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道,前列腺癌是男性健康的一大殺手和威脅。根據英國去年數據,男性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數首次超過女性死于乳腺癌的人數。
而且,隨著人們壽命延長,越來越多的男性成為前列腺癌的受害者。通常,50歲以上男子更容易成為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
圖為大學生在精液實驗室與研究人員進行交流。 張云 攝
然而,瑞典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同自然方法受孕的父親相比,那些曾接受過IVF(In vitro fertilisation 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治療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研究稱,這并非意味著男性不育癥治療手段本身是導致前列腺癌的原因。但很可能這些接受不育癥治療(male infertility)男子本身的一些遺傳缺陷是引發他們日后高發前列腺癌的原因。
平均來說,每七對夫婦中就有一對夫婦無法自然受孕,其中一半的原因是由于男性不育造成的,即由于男子精子質量問題無法讓卵子自然受孕。
瑞典專家在比較分析了120萬名嬰兒和他們生父的數據之后發現,通過人工授精所生孩子的父親比自然受孕父親未來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高出60%。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
其中,研究指出,尤其是那些使用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 全稱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treatment,也被稱為第二代試管嬰兒)方法的男子,日后罹患前列性癌的風險較高。
IVF和ICSI是人工授精,即試管嬰兒所使用的兩種最常用的方法。
其中,尤其是ICSI風險最高。ICSI是利用顯微操作技術治療男性不孕不育病。通常是因為這些男子的精子質量不佳,比如精子少或精液質量差。
為了保證其伴侶受孕,醫生會人工篩選單一最佳精子,借助顯微操作技術讓卵子受孕。
通過ICSI技術受孕的男子,他們在55歲前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明顯增加。
英國專家表示,對男性不育癥以及其可能引起的未來綜合癥需要開展進一步研究。
英國謝菲爾德男性不育癥專家佩西教授(Prof Allan Pacey)對這一研究結果表示肯定。他表示,男性不育有可能是未來男性健康的一個警報。
因此,他敦促那些年輕時有不育問題的男性提高警覺,特別是到中年以后,如果感覺任何不適及時去看醫生,接受檢查。
但與此同時,英國前列腺癌慈善機構的西蒙·格里弗森(Simon Grieveson)表示,那些正在考慮接受生育治療的夫婦不要因為這一研究結果而卻步。
格里弗森同時表示,先不要提早下結論。他呼吁對此進行更廣泛的研究,以確定男性不育癥與前列腺癌高風險之間的聯系,并找出其中的隱性成因。
他同時敦促所有男性提高對前列腺癌的警惕,了解其早期癥狀和預警信號。
領導這一研究的瑞典隆德大學吉韋爾科曼教授(Prof Yvonne Lundberg Giwercman)表示,希望能對男性不育癥與前列腺癌之間的聯系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謝菲爾德的佩西教授指出,關鍵是要搞清楚,并不是因為IVF和ICSI這類輔助生育治療技術導致的前列腺癌,而是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某種共同原因。
最后,提醒所有男同胞加強預防和防范意識,發現問題應及時去就醫問診。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