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日本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某種亞型精神分裂癥的發病與腦內硫化氫的過量產生有關,負責催化產生硫化氫的一種關鍵蛋白酶是“罪魁禍首”。研究表明,人頭發發囊中這種酶的水平可以作為檢測該精神分裂癥的一種生物標記物。最新研究有助于科學家理解精神分裂癥的病因,為開發治療精神分裂癥新藥提供了新思路。
在以小鼠為對象進行的研究中,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MPST的蛋白酶在表現精神分裂癥癥狀的小鼠腦內表達過度,這種酶負責催化產生硫化氫。檢測顯示,有精神分裂癥癥狀小鼠體內硫化氫的水平確實遠高于正常實驗鼠體內硫化氫的水平。進一步實驗顯示,敲除編碼MPST的基因后,小鼠的精神分裂癥癥狀明顯改善。
團隊分析人體樣本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死后腦內MPST基因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人,并且這種蛋白酶在腦內的水平與生前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相關。研究人員還檢測了超過150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囊樣本,發現其MPST相關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達水平遠高于正常人,這表明發囊中MPST水平可以作為精神分裂癥的一種生物標記物。
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10月29日的《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分子醫學》上。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