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研究發現智能手機上癮會改變人類大腦形狀和大小

發布時間:2020-03-20 15:40:11 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caobo

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核磁共振圖像(MRI)檢查了48名志愿者的大腦,其中包括22名智能手機成癮者和26名非成癮者。結果顯示,智能手機上癮會改變人類大腦的形狀和大小。

核磁共振掃描儀拍攝的圖像顯示,智能手機成癮者的大腦某些關鍵部位的灰質體積((GMV))減少,這些部位包括左前島葉、下顳葉部和海馬旁皮質。這些區域的灰質減少之前曾被認為與物質成癮有關。

此外,與非上癮者相比,智能手機成癮者的大腦活動也有所減少。研究人員說,這是智能手機使用與大腦生理變化之間存在聯系的第一個物理證據。

研究人員表示:“考慮到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和日益普及,目前的研究對智能手機的無害性提出了質疑,至少對那些可能會出現與智能手機相關的上癮行為的人來說是這樣。”

智能手機成癮越來越受到科學家和醫學專業人士的關注,特別是兒童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對英國2167名5至16歲兒童和青少年調查顯示,大多數兒童(53%)在7歲之前就擁有了手機。到上中學時,手機幾乎已經普及。

調查還發現,57%的兒童睡覺時床邊放著手機,近五分之二(39%)的青少年表示,他們沒有手機就活不下去。研究人員說,研究結果顯示手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主宰孩子們的生活”。

最新研究警告說,社會上無處不在的手機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因為它們對人類生理和健康方面的影響仍然知之甚少。

標簽: 智能手機 大腦

上一篇:俄羅斯衛生部:已利用俄羅斯患者完成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
下一篇:NASA科學家對“月球導航”驗證:定位精度達到200米至300米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