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全國首例商品化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后生命體征平穩 生活和普通人一樣

發布時間:2021-01-06 09:26:32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caobo

1月5日下午,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病房,42歲的宋先生準備出院回家。他身旁有一個裝著設備的小推車,一根電線管道,兩頭分別連接著設備和腹部。這是宋先生的“新心臟”。

2020年11月10日,患有擴張型心肌病且處于終末期心力衰竭的宋先生,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后未出現并發癥,恢復情況良好。目前,接受了后期康復訓練和機器使用培訓的宋先生,終于可以自己走著出院了。

全國首例商品化人工心臟

植入手術后生命體征平穩

2020年11月10日,42歲的宋先生接受了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后生命體征平穩。

宋先生告訴記者,10多年前他就有心臟疾病,當時沒有在意,就吃藥,后來藥物沒有太大的效果了,心慌、氣緊,感覺很累,躺著才會舒服一些。后來,病情發展越來越嚴重,幾乎下不了床。即使躺著,每天晚上也睡不著,最多一個小時就會難受得醒來。

宋先生患的是擴張型心肌病,是終末期心臟病的一種。“心臟肌肉壞死,心功能衰減,生命瀕危。”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主任黃克力介紹說,從患者的X光片上可以看到,正常的心臟本應只有自己拳頭大小,但患者心臟已經擴大到胸腔邊緣,大約是原本心臟的4倍。

隨身攜帶設備除了不能游泳

生活可以和普通人一樣

黃克力說,目前患者狀態非常好,在近2個月的恢復期間,也沒有出現相關并發癥。

什么是人工心臟?簡言之,人工心臟就是人工制作的心臟,可以延續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恢復心臟功能或者過渡到心臟移植階段。植入宋先生體內的人工心臟是“中國造”,由體內組件和體外組件構成。體內部分主要是人工血管和血液泵,通過血液泵代替或輔助心臟泵血功能,重量只有420克,安裝在心臟下方;體外控制器像一個小盒子,有6斤重,可以放在背包里。

“除了游泳之外,帶著人工心臟開車、逛街等都沒問題!”黃克力介紹,唯一不方便的是需要一根電線連接體內、外設備,需要關注電池電量,不能斷電。

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衰中心主任醫師王文艷解釋說,“(設備)一共有3對電池,每對能用6個小時,基本能滿足一天的外出使用。不活動的時候,可以直接插電源。”

手術成功很關鍵,后期康復訓練和對機器的使用培訓也至關重要。王文艷說,“目前,宋先生的自我操作管理能力通過考核已經達標。”

和心臟移植相比

人工心臟有哪些優勢和局限?

黃克力說,心臟移植手術不能即刻獲得心臟,而人工心臟商品化、市場化后,只需要很短的準備時間,就可以完成植入手術,隨時拯救患者生命。

其次,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費用昂貴且有巨大副作用,而人工心臟植入患者只需要服用常規抗凝藥物,便宜且幾乎沒有副作用。并且根據臨床經驗,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因為人工心臟輔助功能,原本的心臟功能恢復,取出人工心臟。

但是,人工心臟植入也有限制條件,必須是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預期壽命低于1年;不能有嚴重傳染性疾病、精神方面疾病、癌癥、肝腎功能損傷,“這種情況,即使植入好的心臟,也會因為其他疾病危及生命,植入就白做了。”黃克力說。同時,植入時機也很重要。

目前,“中國造”人工心臟已經上市,但生產工藝復雜,不能量產,前期研發投入經費昂貴,所以目前的設備費用為100萬元左右,“手術治療費大約20萬元,與我們其他大型心臟手術差不多。”黃克力說,下一步,希望人工心臟像人工起搏器一樣,越來越小型化,去掉外接電線。患者植入無接觸式人工心臟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甚至比正常人的輸出還大,變成“Superman”。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標簽: 商品化人工心臟植入手術

上一篇:完美收官!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圓滿完成2020年度任務
下一篇:塑料垃圾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 外國學生用塑料垃圾做成3D打印材料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