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考古學家在秦咸陽城遺址發現水系遺存 判斷為“蘭池”遺址

發布時間:2021-01-17 17:14: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caobo

記者17日從陜西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秦咸陽城遺址發現一條水系遺存,沿線有類似湖泊的不規則大面積靜水淤泥堆積。結合考古資料,判斷東部水域即為文獻記載的蘭池。

通過多年考古發掘,秦咸陽城遺址北區的整體布局面貌逐漸明朗,其宮、署、郭各區分列,利用人工壕溝結合水系、臺塬等自然環境,區分各功能區界域并形成防衛設施。

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條東西斷續分布長達9公里的水系遺存,沿線有3處類似湖泊的不規則大面積靜水淤泥堆積。

2020年對最東部堆積進行勘探和試掘,其面積達36萬平方米,淤泥堆積平均厚度為3.5米至4米,兩處試掘點中均發現漢代或稍晚遺存打破淤泥堆積的現象,證明水域形成時代不晚于漢代。結合周邊考古資料,判斷東部水域即為文獻記載的蘭池。

據記載,蘭池為秦始皇引水所造之池,并在池北側造宮殿一座,名曰“蘭池宮”,秦朝末年遭毀棄。

而這條整體東西向的斷續水系應為局部人工溝渠聯結自然湖沼形成,可能對應于漢代文獻所記載的長池。其為秦咸陽城內一處重要的水利設施,同時也作為宮殿官署區與郭區之間另一道重要的分隔線。

考古發現,秦咸陽城宮殿官署區內建筑分布密集,現存面積約500萬平方米。宮殿官署區內的西部、北部、南部各發現50米寬的道路,兩橫一縱分布,構成干道路網。南部道路為南北向,南北延伸方向分別連接廚城門橋與6號宮殿建筑遺址。

6號高臺建筑在現地表以上仍殘留夯土臺基,自秦代地面至現存臺基頂部高度達11.3米,頂部結構完全揭露,發現曲尺形墻體與壁柱、臺階與斜坡通道、涂朱地面等,頂部復原面積約1000平方米,具備政務大殿的條件。(記者 阿琳娜)

標簽: 蘭池遺址

上一篇:2021太空探索應接不暇:鎖定月球表面、進軍太空深處
下一篇:太空政策指令發布 推動NASA進一步將宇航員送往更深遠的火星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