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發布了其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新照片,顯示火星北部平原上一個直徑五千米的隕石坑內存在令人驚嘆的霜凍沙丘。
這張照片揭示了火星上溝壑形成的部分細節,這些溝壑可能是隨著季節變化而融化的冰形成的。NASA說,該區域內的許多沙丘似乎已經與主體分離,看起來正在沿著溝壑狀的隕石坑斜坡向上蔓延。
這張最新照片是由火星軌道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實驗(HiRISE)相機在距離火星表面315公里處拍攝的。照片顯示了火星北部高緯度地區一個覆蓋著霜凍的隕石坑內的“一片沙丘”,并揭示了可能是由冰川融化形成的溝壑。
主沙丘的表面覆蓋著一系列深色的多邊形圖案。NASA說,這些可能是季節性霜凍過程的結果。幾個更陡峭的沙丘斜坡指向順風方向,上面有狹窄的溝壑,暗示著溝壑的形成可能是冰川融化所致。
NASA火星軌道器自2006年以來始終在捕捉火星的圖像,傳回數十億字節的照片,并揭示了有關這個古老世界的新細節。其主要目標是尋找證據,證明水曾經流過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這種流動持續了多長時間,以及這種流動的數量和時間是否足以讓生命進化。
冰川融化和溝壑形成的證據,增加了人們對火星的科學認識。隕石坑底部包含各種紋理,包括覆蓋在葉狀物上的紋理,以及表明升華冰引起季節性融化的條紋圖案。
NASA解釋說,在沙丘場對面的隕石坑斜坡上,物質的大范圍下坡運動從表面上看類似于溝壑。不過,它們通常并不像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溝壑那樣,有明顯的凹室、溝壑或沉積區。這讓人們對它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們到底是什么,以及它們為什么看起來與火星其他地方的溝壑不同,都充滿了疑問。
未來的其他軌道器以及好奇號和毅力號等火星車,可能將有助于回答部分問題?;鹦强睖y軌道器上有六種不同的儀器,能夠研究這顆紅色星球的各個層面,包括地下層。NASA希望它至少能運行到2030年,因為它已經被用來從兩輛火星車發回數據。(小小)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