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的工程師不久前已經在火星上創造了歷史,利用機智號直升機在火星稀薄的大氣中進行了39.1秒的首次受控動力飛行。美國當地時間周四,機智號完成了第二次火星試飛,這次它飛得更高、更遠,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也更長。
第二次試飛在周四凌晨5點33分進行,地點依然在火星耶澤洛隕石坑。機智號再次從火星的紅色表面自動升空,并在上升的過程中掀起了大片塵埃。這次,機智號的飛行高度超過4米,傾斜了5度,橫向移動了2米左右,盤旋并轉身將相機對準了多個方向,然后返回起點著陸。這次飛行持續了59.1秒。
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在210英尺(64米)外觀看了機智號的所有空中行動。隨后,這個六輪探測器開始將其抓拍到的圖像和其他數據傳回地球。
機智號的首席飛行員哈瓦德·格里普(Håvard Grip)說:“這聽起來很簡單,但關于如何在火星上駕駛直升機有很多未知因素。不過,這就是我們測試機智號的原因,將這些未知因素公之于眾。”
機智號展示了NASA在未來幾年可能會使用的一種新的探索方式,它將成為外星地面探測器的重要補充。雖然這架小型旋翼機的成本(8500萬美元)只是NASA當前執行任務的一小部分,但它搭載了復雜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該項目需要NASA的工程師為重大工程問題設計解決方案。
其中最困難的部分是,如何讓直升機能在大氣密度僅為地球1%的火星上空飛行。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團隊用每分鐘大約2400轉的超輕材料克服了這些問題。
在周一的首次火星試飛中,機智號升空到3米的高度,然后旋轉了90度,最終在起始位置著陸。這次嘗試是像飛機或直升機這樣的設備首次在其他星球上進行動力飛行,并擴大了NASA的領先優勢。
這還可能促使地球上的工程師受到更多啟發,去探索其他非常規航天器的潛力,比如研究金星云層的機器人軟式飛艇,或者潛入木衛二(Europa)等冰冷衛星海洋的潛艇無人機等。
目前NASA還沒有在火星上部署第二架直升機的計劃,但該項目總工程師鮑勃·巴拉拉姆(Bob Balaram)稱,他和同事們已經開始設計更大火星直升機的方案,該直升機可以搭載大約4.5公斤重的科學設備。
要完成全部測試計劃,機智號任務團隊幾乎沒有太多空余時間。NASA只分配了30個火星日(約31個地球日),允許他們進行最多5次試飛。然后,與地球相連的毅力號火星車將出發,開始其主要任務,即在隕石坑邊緣干涸的河流三角洲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
完成首飛后,機智號剩下的飛行將開始進行極限測試。機智號項目經理米米·昂(MiMi Aung)表示,她希望這架直升機最后能飛到離起點約2300英尺(700米)的地方。(小小)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