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腎臟被脂肪組織,即“腎周脂肪”包裹,這一重要結構可支持和保護腎臟。然而,腎周脂肪是否對腎癌的進展及治療產生影響?影響機理如何?記者22日從海軍軍醫(yī)大學獲悉,該校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王林輝科研團隊聯(lián)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糖尿病研究所劉軍力課題組在《細胞代謝》雜志在線發(fā)表相關學術成果,首次揭示了腎周脂肪的產熱活性促進腎透明細胞癌的進展,并可影響腫瘤治療效果,同時提出了創(chuàng)新性的治療手段。
據(jù)介紹,臨床實踐中,王林輝團隊觀察到,腎癌人群趨向年輕化和肥胖化,而脂肪組織尤其是腎周脂肪在腎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腎癌患者在接受保留腎單位手術時,是否需要清掃腎周脂肪,或者清掃范圍如何,仍無循證學依據(jù),臨床指南中也并未著重強調對腎周脂肪的處理。
針對這一臨床問題,王林輝科研團隊與劉軍力課題組通力合作,揭示了腎周脂肪有別于人體其他部位的脂肪組織,并不僅僅是惰性的能量儲存器官,腎周脂肪與腎癌細胞之間存在雙向交互作用。腎癌細胞可通過分泌細胞因子PTHrP促使腎周脂肪棕色化,而發(fā)生棕色化的腎周脂肪可向腫瘤微環(huán)境中釋放大量乳酸,進一步促進腎癌的生長和轉移。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晚期腎癌的一線用藥TKI類藥物可促進脂肪的棕色化進而影響臨床療效,而TKI類藥物與脂肪棕色化抑制劑聯(lián)合用藥能最大程度殺傷腫瘤。
相關專家表示,此項研究從臨床中發(fā)現(xiàn)問題,凝練問題,從解決臨床問題的角度出發(fā),捕捉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的契合點,最終把科研成果應用在臨床實踐中,對腎細胞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機制提出了新的理論和假設,對腎癌的手術方式和藥物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標簽: 腎周脂肪 促癌新機制 創(chuàng)新性 治療手段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