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胃癌高發 科研人員在胃癌侵襲轉移調控機制研究獲得新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30 14:23:1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胃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胃癌發病人數占全球發病總數的46.8%,死亡人數占全球總數的47.8%,而甘肅是中國胃癌高發的“重災區”。

近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普外科團隊在胃癌侵襲轉移調控機制方面研究取得新的成果,該研究闡明了BAG4在胃癌細胞侵襲轉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機制,有望成為胃癌潛在的預后標志物和治療靶點。

侵襲轉移是胃癌細胞的主要生物學特征,也是造成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胃癌侵襲轉移的分子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也沒有特異性高的腫瘤標記物。

目前,胃癌診斷的“金標準”是做胃鏡取活檢,但是還沒有無創的、能夠動態檢測病情變化的手段。因此,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潛在的分子調控機制,這對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蘭大一院普外科團隊研究發現BAG4在胃癌組織中高表達,其表達水平與胃癌患者的T分期、淋巴結轉移、腫瘤大小及不良預后呈正相關。

同時,通過196例臨床標本驗證,以及體內外實驗結果證實BAG4促進胃癌細胞的侵襲轉移。BAG4通過激活PI3K/AKT/ NF-κB信號通路促進p65核移位,p65與ZEB1的啟動子區結合上調ZEB1表達,進而促進胃癌細胞發生上皮-間質轉化,最終促進了胃癌細胞的侵襲轉移。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于《Cancer Letters》雜志。該課題組長期致力于胃腸道腫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胃癌侵襲轉移調控機制研究以臨床治療的難點為出發點,加深對胃癌侵襲轉移分子機制的認識,有望為胃癌的治療提供新的靶點和思路。(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標簽: 胃癌 侵襲轉移調控機制 治療靶點 胃癌細胞

上一篇:近親繁殖有害基因突變可被“清除”?是否給瀕臨滅絕物種帶來新生機
下一篇:科學家首次對西藏巖畫科學測年 打開藏北高原史前藝術寶庫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