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總設計師揭秘:嫦娥四號如何實現月背安全軟著陸

發布時間:2019-01-15 16:44:15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責任編輯:caobo

今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會上介紹了月背著陸相關情況。孫澤洲表示,提高著陸精度和實現450公里航程上的精確控制,是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實現安全軟著陸的重要手段。

今年1月3日,經過約38萬公里26天的飛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背著陸。孫澤洲介紹,由于月球背面十分崎嶇,要實現安全軟著陸,主要依靠兩個手段:一是提高著陸精度,通過精細化的軌道設計和軌道調整策略,以及地面精確的測定軌,確保動力下降初始點的位置精度滿足要求。二是在下降的過程中,通過自身導航精度以及制導精度的提高,實現450公里航程上的精確控制。

“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實現地月的通信中繼是個必要的條件,但同時月球背面的復雜地形對于著陸和巡視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孫澤洲表示,在450公里航跡上地形起伏劇烈,最高速達到7公里。因此,嫦娥四號在動力下降策略上做了與嫦娥三號不同的改變,來回避地形起伏對于著陸安全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在著陸過程中自主進行避障,通過接力避障的方式,在著陸區里選擇最為安全的點作為著陸點。

“從陸區周圍地形地貌的成像我們會發現,地形的起伏也非常劇烈,布滿了大小的撞擊坑。巡視器在復雜地形上巡視,也有很大難度。”孫澤洲指出,目前主要從兩方面來應對這個問題,一是通過對巡視器感知的圖像進行精確的地面恢復,制定更為合理的行走路線;二是充分發揮巡視器的能力,巡視器在行走中能夠自主避障,自主進行新的路徑規劃。

“巡視器對于躍障和爬坡應該有比較強的適應能力,通過巡視器能力的充分發揮,在目前掌握的著陸區周圍的地形來講,應該說還沒有我們不能逾越的障礙。” 孫澤洲說。

標簽: 嫦娥四號 月背安全

上一篇:國家航天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于2020年前后實施
下一篇:“拂曉”號發現金星云中巨大條紋結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