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滴滴公眾評議會發表了一個新話題——乘坐網約車是否需要實名認證。截止目前,已有超16萬人參與投票,結果呈壓倒性對比,其中88%的人認為“需要實名認證”,因為“實名有利于保障司乘安全”,有12%的人認為“不需要實名認證”,主要擔心“個人信息安全無法保障”。
滴滴
在這次投票中,滴滴列出了3個實際案例
案例一
:李女士拼車時被同車乘客A言語騷擾并索要手機號,司機趙師傅及時幫忙阻止。事后李女士向平臺投訴乘客A。平臺核實后封禁了乘客A的賬號。但和平臺上大多數人一樣,A沒有上傳身份證信息,沒有進行人臉識別,換個手機號還能繼續注冊。
乘客李女士:“那他換了手機號去騷擾別人怎么辦?”
案例二
:剛回國的陳女士用新買的手機號注冊滴滴,卻發現該手機號之前已被別人注冊過滴滴。且有一筆未支付的大額訂單。陳女士前往營業廳開具“入網證明”后,平臺將該手機號與之前賬號解綁,陳女士不用支付該筆訂單。
乘客陳女士:“坐霸王車的不是我,這個問題應該滴滴來解決。”
案例三
:左師傅深夜接到一筆跨城訂單,途中乘客C突然拿出匕首威脅他交出隨身錢財。為了自身安全,左師傅配合并脫險,后報警。經查明,乘客C利用違規途徑購買一個非實名手機號后,注冊滴滴并打劫左師傅。
司機左師傅:“司機注冊需要三個證件和人臉識別,但乘客隨便用個手機號就能注冊,司機的安全不是安全嗎?”
滴滴出行官博
目前滴滴出行司機端早已實現實名制。所有司機注冊時,都必須提交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信息,經“三證驗真”與“人臉識別”后完成實名認證。
有觀點認為,乘客乘坐網約車時如果沒有實名認證,一旦發生危險情況,警方和平臺無法準確及時地鎖定相關人員,無法保障司乘的權益與安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違法行為起到震懾作用。
但也有人認為,坐出租車不用使用實名認證,坐網約車自然也不用,而且手機號就是實名認證,不用在多次一舉。即使實現了實名認證,又如何保證我的個人信息安全。
滴滴公眾評議會話題討論持續7天,討論的結果與觀點,將會作為為滴滴平臺治理提供參考。目前投票仍在進行中。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