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學家用細菌中和藻類產生的毒素

發布時間:2019-02-12 16:10:05 來源:cnBeta.COM 責任編輯:caobo

當湖泊中出現大量繁殖的藻類時,過量的藍藻(藍綠藻)會產生一種稱為微囊藻毒素的毒素。現在,來自俄亥俄州的科學家正在使用其他類型的細菌來中和這種毒素,這種過程可能比替代品更便宜、更環保。

2014年伊利湖微囊藻毒素水平超標,導致托萊多市一半的居民連續3天沒有安全的飲用水。這促使托萊多大學的Jason Huntley博士有動力開發該系統。

在評估了湖泊原生的各種細菌后,Huntley及其同事確定并分離了能夠分解MC-LR的細胞,MC-LR是最常見且有毒的微囊藻毒素。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實驗室測試表明,細菌的某些組合足夠有效,以至于它們能夠在2014年危機期間使湖水安全飲用。

如果將細菌用于水處理廠的生物過濾器,則不太可能存在任何健康風險。此外,由于細菌位于該地區,因此微生物應該易于獲得并且不會破壞環境。雖然以前的研究發現其他國家的微囊藻毒素中和細菌,但這些細菌并非大湖地區的原生細菌。

目前除去這些毒素的方法包括氯化,臭氧化,活性炭吸附和絮凝(導致污染物聚集在一起)。然而,根據Huntley的說法,這些都有缺點。“這些技術并不理想,因為成本高,去除效率有限,而且會導致有害副產品或有害廢棄物的產生,”他表示。“生物過濾器是使用化學品和其他傳統水處理方法的一種經濟有效且安全的替代方案。”

科學家現在正在測試一些此類生物過濾器中的細菌,并已獲得該技術的專利。

標簽: 毒素

上一篇:從引力到生物演化:獻給自然選擇的贊歌
下一篇:實驗性裝置可輕松測量飲用水中的氟化物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