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智能手機是否具有全面替代專業相機的能力呢?

發布時間:2019-03-28 13:36:06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3月26日晚,華為在巴黎發布被稱為“史上最強拍照手機”的P30和P30pro系列手機。在發布現場展示的拍攝銀河的照片更是體現了該手機的拍照功底。有分析認為,隨著智能手機性能的提升,是不是會在更多應用場景之下替代專業級別的單反相機呢?隨著感光設備與芯片等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拍照能力更強大的智能手機是否具有全面替代專業相機的能力呢?

“重寫影像規則”,這是華為此前給P30系列發布打出的口號。除了華為,其他手機廠商也在發力拍照技術。比如,OPPO在今年2月的全球通信展上展示了一款配備10倍長焦鏡頭的手機,而這種變焦功能以前僅在傳統相機上才有可能實現。

“現在很多手機拍照的表現已經相當于卡片機了。”中國通信網副主編蔣均牧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手機取代專業相機是個趨勢,這其中的原因包括專業相機不便于攜帶、操作復雜等,當手機的算法提升上去后,很多場景都可以替代了,“打個比方,如果想要拍出虛化效果,使用專業單反相機需要反復練習。而智能手機只要一個AI算法,就可以做到天衣無縫,這就好像是射箭和開槍的區別,前者需要很長時間的技能積累,但后者可能很快就會掌握。”

蔣均牧認為,未來只有拍攝要求比較高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專業相機,“當然,一些高附加值的品牌深入人心之后,依然難以被替代,比如徠卡相機。”

而專業攝影記者則給出完全相反的答案。一名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攝影記者表示,從物理層面來說,光學的瓶頸是很難突破的。“攝影圈有一個俗語說‘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個‘底’指的就是感光面積,一臺相機的感光元件面積越大,畫質的變化就會成幾何級增長。然而由于手機的體積所限,其感光元件肯定與專業相機沒法比,優秀的算法可能會彌補一些差距,比如模擬虛化,但那畢竟是模擬的,從細節可以看出來。”

“另外,傳統相機還有很多強大的周邊附件相配套,比如各種接口、閃光燈等,這都是手機難以達到的。”該記者表示,很多非專業人士喜歡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光鮮亮麗,相比之下很多人會抱怨專業單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灰蒙蒙”的,不好看,但這正是由于單反相機的圖片處理算法很保守,這樣就給后期處理留出了很大余地。“手機攝影越來越像玩具,而專業相機則更像一個生產工具。兩者誰也無法在對方的用戶群體里替代誰。”

標簽:

上一篇:蘋果和高通持續在專利戰中僵持不下 焦點將落于雙方4月的交鋒
下一篇:好萊塢大咖為蘋果站臺 蘋果要進軍好萊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