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音控股股價再次下滑 市值已蒸發超100億元

發布時間:2021-09-18 15:53:24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caobo

9月17日,手機分銷龍頭天音控股(000829.SZ)股價在連續四個跌停之后再次下滑,跌逾8%,報收16.20元,市值已蒸發超100億元。

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天音控股陷入了輿論的漩渦。在股價莫名暴漲多日后,天音控股公告稱擬收購某手機品牌,然而市場有聲音稱是否有拉抬股價的違規嫌疑。隨后,該司股價應聲下跌。雖然天音控股表示未提前泄露消息,但質疑聲猶存。

利好變利空,股價多日大跌

天音控股此次的尷尬,要追溯到今年7月底:7月29日之前,天音控股的股價長期盤踞在10元以下,且交易量平淡。但自7月29日,該公司股價一路扶搖直上。

至9月9日,天音控股的最高價一度達到27.85元,是7月底的3倍有余,而至9日收盤,該司股價累計漲幅已近275%。

不過,9月10日晚間,天音控股發布公告稱,“擬籌劃參與聯合收購某手機品牌業務,收購范圍擬涉及品牌商標、研發及供應鏈等。該事項目前處于初期商議籌劃階段,與交易對方未就該事項簽 署任何意向書或相關交易協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確定交易主體、 涉及的具體資產范圍及交易對價,尚未開展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相關工作。”

由于公告未明確擬收購的手機品牌,這引發了外界的多種猜想。與天音控股有深度業務合作的榮耀也被納入猜想的范疇。

同時,市場也質疑,既然交易對象尚未確定,天音控股為何急于發布公告,而且內容含糊不清? 發布公告之前的股價暴漲是否和信息泄露有關?

監管機構迅速采取行動,要求天音控股說明是否存在減持計劃或是內幕交易。9月12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音控股下發關注函,要求該公司補充披露交易標的及交易各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補充披露控股股東、持股 5%以上股東、董監高及其一致行動人在本次交易公告前3 個月股票交易情況及未來三個月增減持計劃,并說明是否存在信息泄露或內幕交易的情形。

在監管層關注后,天音控股公開了擬收購的手機品牌。9月15日,天音控股公告稱,本次交易對手方為天瓏移動,本次交易擬收購范圍涉及天瓏移動旗下手機子品牌商標、部分研發及 供應鏈等資產,不涉及市場傳聞的榮耀品牌商標、部分研發及供應鏈等資產,市場傳聞不實。

利好變利空,盡管天音控股快速給出回復,但并未消除市場的疑慮。在二級市場上,自發布擬收購公告后,截至9月16日的4個交易日,天音控股的股價悉數跌停。

監管趨嚴下,信披違規代價提高

在A股全面推行注冊制的大趨勢下,加上監管力度的加大,近年來信披違規現象得到顯著改善,同時信披違規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大。

南都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早年在上市公司的違規活動中,內幕交易的占比較大,但自監管機構加大了打擊力度后有所降低,目前信息披露占比頗高。

從一組最新的數據也可以看出這一點:2021年7月2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公布了 2020年證監會派出機構行政工作情況。自2013年證監會全面下放行政處罰權以來,派出機構的行政執法水平不斷提高,查審案件的能力日益增強,執法效能顯著提升。從案件類型看,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有60余起,內幕交易案件50余起,從業人員違法違規案件15起,其余的案件多為短線交易、違法增減持、私募基金違法違規等問題。

“信息披露的要求是真實、準確、完整,上市公司應通過展現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發展前景,來真正贏得投資者的信心,”上述人士說: “2020年是對整個資本市場違法活動進行打擊的非常重要的一年。去年,一些重要的法規得以修訂,也震懾了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其中之一便是新證券法。事實上,自2020年3月實施新《證券法》以來,證券市場違法的成本明顯提高。

以信披違法行為的處罰為例:信息披露義務人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等行為的,罰款額由原證券法規定的30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大幅提升至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罰款額由原證券法規定的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提升至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

此外,在刑事處罰上,自新證券法實施的3個多月后,即2020年6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其中,草案加大對資本市場重大違規、非法金融活動等金融犯罪懲治,提高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刑罰,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刑事責任,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采寫:南都記者 王玉鳳)

標簽: 天音控股 股價 市值 信披違規

上一篇:汽車制造商正期待顛覆性汽車技術出現 高管:衛星互聯網或是不錯選擇
下一篇: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頻發 袋裝型電池“熱失控”幾率高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