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智能化不斷推進 續航里程大幅提升

發布時間:2021-09-23 13:46:49 來源:江蘇經濟報 責任編輯:caobo

續航里程能夠達到多少?動力電池水平如何?充電換電還能更便捷嗎?這些都是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的重要考量。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這些問題有哪些進展?

公開數據顯示,1月至7月,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147.8萬輛,超過2020年全年水平。新能源乘用車消費主體逐步由公共領域向私人購買轉變。

市場的拓寬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應用與創新的加速。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隨著產業發展力度持續加大,我國已建立了上下游貫通的新能源汽車完整產業體系,突破了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其中,動力電池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相比2012年,單體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下降85%左右。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2021》顯示,2020年,我國汽車專利公開量為29.5萬件,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專利占比達43%。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等動力電池企業成為全球重要供應商。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動力電池技術不斷提升,但純電動汽車仍存在低溫環境下續航里程降低等問題。這些都要求進一步做好關鍵材料研發、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設計等,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筑牢基礎。

在續航里程方面,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航里程從2016年的253公里提升至2020年的378公里。目前,很多車達到500公里以上,續航里程在原有基礎上大幅提升。

此前舉行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通過接入充電網的技術滿足不同類型車輛電能補給需求,參與電網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等電能互動也成為產業內關于智能化、高效充電的新探索。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13萬家充電樁相關企業,從2016年開始,電動車換電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快速上漲。“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顯著擴大,充電設施智能化不斷推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說。

據了解,工信部正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提高產業集中度。同時,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車路協同技術應用,在質量安全、低溫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標準,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

標簽: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智能化 續航里程

上一篇:攤上大麻煩!正處于IPO階段的聚和股份被指侵害發明專利
下一篇:磷酸鐵鋰電池實現“逆襲” 能量密度能否突破“天花板”?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