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亞馬遜發表了全新的智能居家物聯網設備。從可連網的微波爐、最新的智能音箱,到智能時鐘。從表面上來說,一個可上網的微波爐或時鐘,跟一般傳統微波爐和時鐘有什么特別不同或重要之處呢?
他們會聽取語音命令,你可以要他們設定定時器,透過語音加熱東西,給不同步驟指令或是上網搜尋信息。家電全都用無線網絡連接在一起,透過軟件應用程序,家中一切都可以連接在一起,讓你的生活更為便利。
一個著名的評論員帶了這些裝置回家幾天后,做出這樣的結論:
“擁有這些東西很棒嗎?在你每天忙碌的生活,在家中忙著照顧小孩或下班后忙著要煮晚餐時,他們肯定是很方便。能夠一邊洗碗盤一邊抬頭對你的微波爐大叫『開始加熱食物5 分鐘』,或是叫你的時鐘提醒你10 分鐘后要出門接小孩。但是這些事情在以前沒有這些裝置的時候無法做到嗎?之前沒有他們我們能活得很好嗎?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是絕對必需的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但是經過幾天習慣有這些東西在每個小地方協助你,的確會逐漸越來越習慣,確實讓生活變得更便利一點。或許也讓我們有時候有點偷懶,好像抄了快捷方式。
也許這正是使得這個未來如此可怕的原因。因為每當要一臺裝置上網買點東西或是提醒我一些行為上的細節,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都在收集這些關于我生活每個細節的資料。
這些物聯網設備延伸到更大的軟件或網絡服務企業,從Google、Netflix到Facebook現在基本上都在爭取同樣的東西。從表面上看,大部分都是免費的,或至少不會花我們很多錢,并提供了非常棒的便利,像是Google搜尋、免費Google地圖或免費Facebook,讓我們方便聯系朋友或更新動態。
但就像是亞馬遜最新一波智能家庭裝置一樣,這一切都變得非常可怕。它本質上利用了人性想要盡一切可能便捷、便宜和懶散的特性。
但眾所周知,沒有什么是真正免費的,特別是“免費”的東西。
代價當然就是我們逐漸自動地放棄隱私,提供數據。我們放棄了所有的隱私,因為我們懶得走過去手動設定定時器。這些大型跨國公司,像巨獸般壟斷了上網或日常的服務,逐漸成長進入到銷售,盡快盡可能完整地搜集資料,來描繪我們的樣貌,這樣他們可以販賣數據或是用這些數據來賺錢。
可悲的是,每一天我們都有更多這樣的決定,自愿地把更多的數據和隱私交出去。30年前,每當有人開玩笑說機器的時代即將來臨,并掌管我們所有人并奴役人類時,每個人會想到的是它會像魔鬼終結者一樣,以一種非常真實和有形的物理性威脅,出現在我們前面。
現在,越來越明顯的是,未來的威脅不會以實際的機器形式出現,而是源于我們日常決策的懶惰,因為我們交出了越來越多每天細節瑣碎的日常行為概況。
幾周前,我們公司受邀參加了關于企業家精神,物聯網和網絡安全未來的大型會議。在一場研討會的結尾,一位聽眾問了臺上其中一位著名IT網絡安全專家問題:
“在一個幾乎萬物聯網的時代,當我們點擊一個頁面、下單購買一個產品時隨時都在被搜集資料,真的有任何企業或個人能夠100% 免疫于試著要竊取數據、網絡詐騙或侵犯我們隱私的網絡攻擊嗎?”
他的回答很簡單:沒有。在這個時代,當技術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多之前沒想過的方法快速出現,幾乎沒辦法保證有任何人的信息或任何公司的數據庫會是100% 安全,絕對不會被外部人士惡意使用。真的非常難保證這一點,特別是對一般人來說。
所以最合理的第一步是什么?盡可能小心不要自愿地交出你所有的個人資料或是行為模式。我們送出越多信息,有天就越有可能被拿來對付我們。
帶有諷刺意味地,一個眾所皆知的事實是,Facebook 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在他自己筆電上的鏡頭有貼一個膠帶蓋住。原因是他一直擔心自己會被入侵,所有他的個人和最私密的時刻會被紀錄和使用。
回到智能時鐘和微波爐的議題上,我們真的應該要好好問自己,就像是那位評論員一樣:
沒有什么是真正免費的。這個產品或服務確實非常方便,但是真的值得交出我們的所有數據和隱私嗎?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