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徐匯區發布《關于建設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打造徐匯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實施辦法》,將圍繞徐匯濱江和軌交15號線形成“U”字形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同時從制度供給、空間規劃、應用示范、人才服務等四方面建設上海人工智能新高地。
今年9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徐匯舉行,新鮮出爐的《辦法》又稱徐匯人工智能新高地建設“T計劃”,集合大會溢出效應以6個字母“T”開頭的英文單詞進行了總結:“TOP&TOMORROW”,即“面向高端、引領未來”兩大愿景目標;“TOWER&TOWN”,即西岸人工智能大廈、北楊人工智能小鎮兩大戰略載體;“TECH&TALENT”,即技術創新、人才匯聚兩大產業核心。
徐匯將重點發揮徐匯濱江沿線的人工智能、文化傳媒、科技金融產業優勢,以及軌交15號線沿線漕河涇開發區、華涇地區在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設計研發與測試等科技服務優勢,形成產業集聚磁場。徐匯區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將優先支持智能軟件、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智能測檢等人工智能產品開發,扶持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數字創意、生態環保、汽車等重點領域智能技術應用,加快發展面向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生產性服務業,提供智能系統、平臺的方案設計和綜合集成服務。
徐匯區區長方世忠表示,徐匯正瞄準建設成為最適宜人工智能發展的制度供給試驗田目標,為上海發展人工智能提供制度示范。在加強制度供給方面,徐匯聚焦應用技術創新,支持通用操作系統、核心算法及智能傳感器等應用技術研發,推動智能醫療、智能安防等重點領域技術突破,同時優先支持國家亟需、填補國內空白的核心技術攻關。
在空間規劃方面,徐匯正全力推進西岸傳媒港、西岸智慧谷和西岸金融城的“一港一谷一城”建設,構建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科技金融“三足鼎立”的產業結構。華涇鎮北楊地區目前已全速進入北楊人工智能小鎮的重點開發期,規劃建設不少于100萬平方米的載體空間用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采用“小街區、密路網”的規劃理念,促進徐匯南部地區城區競爭力的提升。
在應用示范方面,徐匯將每年推廣20個人工智能應用的示范場景,目前已計劃向企業開放智慧政務、智慧綜治、智慧交通等12個重點領域的應用,還將推動醫院、學校、行政服務中心等場所采用更多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服務品質。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目前正爭取在徐匯濱江11個5G試驗基站的基礎上率先建設5G信號試驗網,為智慧交通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在人才集聚方面,徐匯將在今后兩到三年內,每年提供不少于1500套新增社會租賃房,優先滿足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住房需求。
目前,上海403家重點人工智能企業中有1/4進駐徐匯,預計2018年徐匯全年人工智能總產出將達210億元,同比增長30%。到2020年,徐匯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集群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標簽: 上海人工智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