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數字時代正在塑造的“透明社會”會是什么樣?

發布時間:2019-02-25 11:27:25 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caobo

當人們紛紛逃離線上的朋友圈,線下的交際圈,人設的崩塌逐步向上傳遞時,我們身邊那些傳統的潛規則正在被加速抽離。

技術的進步,商業的沖動,一個日益透明的社會卻是在我們被放大和集中的貪嗔癡中快速完成的,想一想真是莫名的諷刺。當絕大多數普通人被快速“掏空”的時候,一個更無趣的現實是你還沒有經歷就什么都知道了,而且這種知道是動態的,每天不斷的在你的興趣信息流中生動的上演者,由淺入深,越來越細致。

被高頻刺激放大的貪嗔癡與現實的無趣、低欲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凸顯了人們對改變自己生活階段性的“無能”。在日益高漲的房價和生活成本的襯托下,身處新一輪經濟寒冬下的人們,變得更死氣沉沉。

我們已經習慣了過去40年每一輪科技產品更替所帶來的繁榮和持續增長的穩定,卻還遠未適應數字時代正在塑造的“透明社會”。由科技革命引發的社會結構動蕩,注定了一部分人要成為“犧牲品”。

“人設”連環崩塌之年,正在消逝的“潛規則”2019年,是流量聚合者們的人設崩塌元年。憑借一己之力掀起知識分享、知識付費浪潮的羅振宇,已經連續4年舉辦了個人跨年知識分享年會。從之前的現象級,大眾知音,媒體熱門話題到去年底這一屆,已經進入破功狀態。各個意見領袖群的吐槽與套路解碼遠多過之前一面倒的歌頌和追捧之聲。

知識這個領域,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是不可能去取代一個體系的。更何況在這個由不同年齡、性別,不同職業,不同專業,不同行業所組成的有機社會里,知識體系縱橫交錯。要迎合所有人,或者大多數人,知識IP們只能使用更貼近的或者創新的表達方式去反復咀嚼那些人畜無害的心靈雞湯。對于厭煩了傳統知識體系傳授方式的大眾,以為找到升華的捷徑,終究還是扛不住一哄而散。畢竟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沒有一種成長是舒適的,知識學習也不例外。

財經大V吳曉波的年會面臨著同樣的尷尬,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從事財經自媒體的傳統財經媒體越來越多,財經資訊和個人財經內容創作也逐步上升為興趣類信息流的主要品種。當已被各平臺的興趣信息流刷了多遍的趨勢判斷,熱點解讀在吳曉波年會上并沒有太多差異的展示時,焦慮的職場盲流參與這場精神盛宴,尋求區隔的標簽也同樣走向失效。

除了個人跨年盛宴變身為圍觀群眾的吐槽大會,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公益圈中國版“metoo ”運動也讓多位知名公益人士形象受損,光環盡失而被迫退出了自己創立的公益事業。甚至連形象完美的知名主持人朱軍也深陷metoo運動的官司當中,不得不說有些汗顏。

當然,敢稱今年為人設崩塌元年,就在于人設崩塌的無區隔化和無年齡與身份的限制。翟天臨演員事業沒有取得多高的成就,不停炫耀學霸氣質和博士后身份,被細心網友拔出了學位教育中令人不堪的一幕,引發了輿論的強烈聲討。

一邊給公眾灌毒雞湯,杜撰故事打社會熱點擦邊球,一邊年收入近億的咪蒙,成為了自媒體人的巔峰代表,同時也在大眾層層剝解中暴露了并不完美的人生和人格。成也流量敗也流量,當你手握如此重要的輿論影響力,仍為直接商業利益不惜鋌而走險,不太注重價值取向時,必然會有引火燒身的一天。咪蒙全網賬號在整改期自行關閉,背后代表的是自媒體人設的終結。

轉基因科普作家方舟子仍然活躍在國內社交媒體的一線,畢竟背后有著龐大的利益,只是公眾已沒有那么好騙,他的每條更新動態后面網友們的留言反映了其現在真實的社會價值。

同樣,在大眾心中冒著生命危險惡斗轉基因、影視圈大佬,打破諸多行業潛規則,促進公平正義,剛直不阿的崔教授在近期也被牽連進最高法的“凱奇萊案”。崔教授在這個案件的爆料中扮演者什么角色,是否牽涉到利益,以及最終能否全身而退暫時還不能得知,但是不得不感嘆,斗士也有“濕鞋”的時候。

在官方層面,國家反腐斗爭在無死角的進行,無論是省部級的打虎,還是基層拍蒼蠅,乃至監察隊伍里面揪內鬼,其暴露的都是社會中形形色色的潛規則,欲壑與利益的犬牙交織。反腐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打破以往的諸多潛規則,讓權力更多的在陽光下運作,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已脫離物質趣味追求精神升華的部分社會精英階層頻繁陷入人設危機的背后,即是人性的使然,也是科技推動社會轉型與進步中所必然產生的淘汰機制與凈化功能。對于大多數仍然在為衣食住行奔波的普通人來說,人設早已在移動互聯網中透支,人際關系的生產能力也在大幅削弱,這也是大眾在朋友圈和交際圈走向沉寂的主因。

“透明時代”的由快到慢3G、4G都發展的好好的,很多人難以理解為什么美國要動用所有政治資源和手段在全球范圍內強力打壓華為的5G市場?何況5G供應商并沒有美國企業,美國也不是5G市場的第一梯隊。這背后牽扯的其實是新科技革命的話語權。

5G網絡的發展旨在替代蜂窩網絡之外的其他所有現有網絡,并牽引我們所有的生活場景與工作場景實施互聯網并智能化。在可以預見的醫療保健、汽車、機器人、影音娛樂等行業5G都將從根本上創造一個新的數字環境。

美國企業是4G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作為4G標準的制定國和主要專利的擁有國,由4G帶動的相關產業已成為美國過去重要的收入與出口來源,極大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依靠專利在4G產業鏈上躺著掙錢的美國,自然最清楚5G的話語權意味著什么,也是其通過非常規手段攪局5G產業鏈發展的直接原因。

花這么多篇幅談5G,因為它將會是“透明時代”的最大推手。5G網絡大規模實施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將不會再有死角,全部個人行為,包括呼吸的頻率,上衛生間的次數,每次大便的成分,做愛的時長等等都逃脫不了遍布周圍的智能硬件的記錄。就像這今天智能手機對功能機的取代一樣,未來我們將很難再買到非智能的實體產品。

從智能生活工作場景乃至到智能社會的迭代,高度依賴基礎、動態、高保真的大數據收集來促進算法的迭代,并賦予智能設備更多的預設交互反應權限,不斷提升個性化的匹配度。成長于非智能時代的我們,還擁有一定的“數據紅利”。我們的下一代以及下下代的生活將生活在實時記錄的全數字場景里,進入到屬于他們的“透明時代”。

在一個不斷追求效率提升的智能社會里,任何存在影響效率與協作提升的社會節點,都將是率先優化的對象。這里面包括了高度專業性的細分工作,行業權威,藝術鑒賞,等級流動等以及圍繞在這些節點上的潛規則。信息差,技術差異,地域差異也將不再足以支撐商業實體塑造核心競爭力。

大數據對人類過去數千年文化傳承的總結,以及個人成長的記錄與方法論優選將會徹底變革現有的教育體系與教育模式。現有的無效信息泛濫,商業興趣類信息流對個人的填塞都將會成為過去式。5G時代的年輕人獲得有效資訊,掌握一項技能,了解一個行業甚至是了解自己人生的速度都將遠超我輩。

透明時代的一大特點將是最大化的省卻無效和低效的中間節點,更清晰的規則,對個人成長、事物發展規律的尊重,個人成長確定性的不斷增強乃至最終走向定制化。智能社會的管理與治理能力將更強,也更有能力與手段實現綜合指標下的“生態效應”,而不再是唯GDP速度論。個人的成長與學習也將在預設方向下更關注綜合素質和實踐與實現能力的提升,而是不是考試分數論優劣。

智能社會的高效治理與運作將會為大眾提供更為寬松和人文的生存氛圍,并提供充裕的確定性。我們今天處在激烈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變革中,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群體焦慮,以及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尋求個人與商業競爭勝利的方式都將會在透明時代逐步消散。

80后總覺得自己是苦逼的一代,總是在各項社會改革中充當試驗品,并在諸多不確定性中逐步扛起了社會發展的大旗。90、00后們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們在信息泛濫的時代,早早看透了人生,卻無力改變命運,仍然要按照現有的社會規則努力拼搏,成為建設智能社會迎接“透明時代”到來的“過渡性產品”。

無處隱藏的人性未來生育輔助和基因工程技術的進步會在最大范圍內減少遺傳性疾病和缺陷兒的產生,幫助每個家庭誕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但是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的天性不可磨滅,人類性格上的弱點和人性丑陋的一面不會被清除。它們會以新的方式存在,被冠以新的文化來表達。未來的年輕人經受人性考驗的過程,克服自己人性弱點的過程,其實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

我們這個時代一個叫“隱私”的東西,以及遵從自己的欲望所從事的不愿讓外界知道的種種行為都將會成為過去式。當新一代的年輕人在數字社會里早早按照預設的方向豐滿的成長,在一個表面更有秩序,更便捷,更美好的智能社會中更有確定性的實現自己不同人生階段的每一個目標時,他們不可能逃脫青春期的沖動與反叛,也會在由基因決定的性格中對某類事物產生不合主流的偏執態度。

他們將面臨完善而強大的智能社會公共力量的無死角監管,現實社會中的每項行為都轉化為了信用憑證與積累。并在一個由信用來區分等級的新世界中,享受著規定的自由和更多的資源分配權限。當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多借助虛擬世界來釋放自己的個性和暗心理,享受著屬于自己的亞文化時和社交時,不知道他們是否會羨慕我們今天的這份純粹的隱私與個人空間。

可以確定,由數字社會所構建的智能世界中,虛擬社會將會在個人成長中扮演更廣泛和重要的角色,將會替代今天的大部分實體機構和社會活動,年輕人也虛擬世界中游戲化的成長,體驗自己的興趣場景,精英化的培養自己的知識體系與社會技能。他們的青春看似揮灑自如,卻面臨著更為深度的,低成本的操縱。

人與未來高度擬人化的智能機器,以及比人大腦部分功能強大的多的計算機最大的區別,或者說是優勢就是人的天性,包括其優缺點。人性最大的魅力就是人性在特殊場景的不可控并由此帶來的行為可不預見性。

成年人在現實主義和利益訴求主導下推動的日益可控的社會與可預見性增強,甚至定制化的人才培育機制將面臨一代又一代站在新起點上的年輕人不確定性的人性挑戰。這樣的挑戰,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源。

標簽: 數字時代 透明社會

上一篇:產業周期變短 互聯網企業飲鴆止渴的時代
下一篇:小米5G手機來了,預計國際市場收入很快會超過中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