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中國職業電競選手引關注 職業電競俱樂部是什么樣的

發布時間:2019-03-20 15:55:22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由阿里體育主辦的第三屆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WESG)全球總決賽17日在重慶收官,中國選手在6個正式比賽項目中獲得兩枚銀牌。與此同時,Dota2項目本賽季第三個Major級別賽事——夢幻聯賽S11正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3支中國戰隊LGD、VG和KG都挺進六強。有數據顯示,中國電競市場規模將在2019年達到1300億元人民幣。而隨著資本涌入,中國職業電競選手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我覺得電競就像是下棋,是種博弈,每一局都是一輪單獨的對抗。”今年31歲的BurNIng徐志雷這樣評價電競的魅力。作為中國Dota界公認的全民偶像,被中國玩家稱為“B神”的徐志雷拿過Dota比賽的冠軍獎杯不下35個。退役后的他現在是一名游戲主播,雖然表示不會重返賽場,但徐志雷依然想跟電競圈和職業比賽保持聯系,因此親自組建Aster戰隊。“打職業(電競)看上去很光鮮靚麗,其實平日里很枯燥乏味。每天重復著機械式的訓練,再加上日夜顛倒,身體狀態會比較疲憊,”徐志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職業電競選手大概有15年職業生涯,從15歲打到30歲。”在LGD戰隊明星電競選手徐林森看來,職業生涯的長度與自己對職業道路的珍惜度有關:“你珍惜得越好,職業生涯越久。”

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電競選手與俱樂部也是相輔相成。位于上海羅錦路游悉谷文體產業園的VG電子競技俱樂部集電競、教育和娛樂一體化,設有訓練區、理療按摩室和健身房。但記者下午3時到訪時,健身房和理療室卻空無一人。VG電子競技俱樂部賽訊總監徐驍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俱樂部正在嘗試向NBA球隊的管理運營模式發展,還會時常向隊員提供心理輔導課程以緩解訓練、備賽壓力,“但真正讓隊員接受、適應這種模式,還需要時間”。

徐驍赟補充道,電競產業需要一個像NBA球員工會這樣的管理組織來制定規范,協調電競選手和俱樂部之間的關系,包括隊員轉會問題。俱樂部也應加強深層造血能力,探索更多模式的商業運作,例如發展粉絲經濟、增加線下場地收入,從而讓中國的電競產業形成良性發展。

標簽:

上一篇:第三屆WESG全球總決賽的戰火燃爆重慶奧體中心體育場
下一篇:《憤怒的小鳥》AR版將登陸iOS 讓用戶重回“憤怒”的游戲世界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