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諸位是否有看過“異界重修”之類的網文。
在這種題材中,主人公常攜前世的經驗或學識異世重修,然后呼風喚雨。
對我這個老召喚師而言,《英雄聯盟手游》國服版給我的體驗,就很類似于這個過程。
之所以會有這種觀感,其核心原因,是因為本作足夠“還原”。從地圖到英雄技能,再到對局節奏,該作的方方面面,都透露著一股令人熟悉的味道。能讓我把過去學會的戰術、陣容搭配、運營等技巧從新調動起來。但獨屬于移動端的操控方式,卻客觀上限制了這些經驗的發揮,令我需重新適應,進而生出了“轉世重修”的既視感。至于最終能否“呼風喚雨”,那就看個人本事了。
《英雄聯盟手游》對母體玩法的還原,可以說是多維度、全方面,且務實的。
像在地圖層面,其就還原了端游的戰爭迷霧、野區資源等設計。令視野掌控、資源爭奪,都仍是游戲的勝負手。但在繼承這些元素的同時,為與手游的節奏適配,制作者也進行了適當的加減。
例如那兩棟屹立在水晶面前的門牙塔,就在這片新峽谷中退休了。而上中下三路的一塔下,也多出了間歇刷新的回復果實。由于前者的消失,后期一波團推家的難度變得低;后者的出現,則給線上玩家提供了補給機會,變相加強了前期對線的激烈程度。兩者在頭尾各自生效后,就將一局游戲的時間控制在了二十分鐘以內,非常符合手游的碎片化特征。
關于天賦搭配系統,該作也在保留核心的情況下,適當進行了簡化。將過去的63選6,變成了26選4,刪除了許多與手游節奏不匹配的選項。例如“神奇之鞋”、“餅干配送”等等。而回城買裝機制的保留,則讓游戲的對線仍存在關于“進退”的策略思考。
但相較于這些,在實際體驗之前,我還是更好奇該作將如何還原峽谷英雄們的技能。
因為《英雄聯盟》本身的技能設計風格,一向以指向(方向)性多、指象(對象)性少著稱,在MOBA游戲里獨樹一幟。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游戲擁有了很高的操作空間,讓精準走位與技能預判能帶來極高的收益,也令高手間的對決變得瞬息萬變,造就了無數名場面。
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鍵鼠操控邏輯上的。觸屏操作,卻是個截然不同的維度,會給技能運用帶來更為繁雜的步驟。
例如盲僧的“金鐘罩”。這個可針對友方釋放的指象性技能,在鍵鼠情景下,只需選定目標與釋放兩個步驟。但在觸屏情景中,卻會多出拖拉指針的額外操作。降低了即時性和精準性,也給“摸眼回旋踢”這種連招,提高了額外的操作成本。
所幸在手游崛起的這幾年里,MOBA品類已在移動端探索出了套屬于自己的操作優化邏輯。而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自瞄”系統。簡而言之,就是能給技能的釋放提供方向校對,能大幅提高指向性技能命中率。至于指象性技能,由于瞄準輔助的存在,更是能令玩家省去選定目標的過程,實現一鍵釋放。哪怕是在混亂的團戰之中,也可借“頭像索敵”功能,攻擊針對性目標。
較為微妙的是,由于《英雄聯盟》本身存在過多技能復雜的英雄,比如盲僧、刀妹、劫之類,他們的技能不但以指向性為主,且存在各樣二次釋放,令瞄準輔助的效果頗為有限。對此,拳頭的思路也很直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仍以盲僧為例,為優化操作,制作者將“金鐘罩”優化為了指向性技能。讓玩家可在無目標情況下即時插眼同時位移。如此簡化后,“摸眼回旋踢”這種進階操作,就在移動端變得極為便捷,甚至比PC還要輕松。
可刀妹和劫就沒有這種待遇了。兩者在手游里的操作仍屬最高級別,若不加練習,很容易誤操暴斃。換言之,在英雄還原這方面,盡管讓特色得到了保留,可拳頭卻沒有一碗水端平,仍有些值得改進的空間。
在英雄本身以外,母體的主動道具也在手游里得到了延續。在實戰之中,我就嘗試過火女用火箭腰帶開團,也重現過卡牌的落地金身。但道具的加入,配合上召喚師技能和英雄的基礎技能,卻也給操作帶來了更高的負擔——你必須活用七個鍵位,才能徹底發揮英雄的實力。
對老召喚師們而言,這些東西可能甘之如飴,但對基數更大的手游玩家而言,這卻是極高的門檻。為了照顧這些玩家,拳頭也進行了一些妥協。像游戲的補兵懲罰就極為寬松。只要處于特定范圍內,就算不補刀,也可獲得二分之一的收益。
不過,這一改動的加入,并沒有影響到游戲的核心體驗。反而能讓對局的重心放在戰斗而非發育上,與快節奏風格相得益彰。
總評
總之,《英雄聯盟手游》并沒有辜負IP的盛名,也沒有浪費召喚師們的期待。你完全可將其視為一款用虛擬搖桿與按鍵操縱的快節奏《英雄聯盟》。
相比端游,其雖有一定的改動和優化,但對核心體驗的堅持,卻也令其成為了移動端最硬核、最具操作性和觀賞性的MOBA手游,能給玩家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