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上,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聯合阿里云、浙大中控、海康威視等生態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北斗精準時空定位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城市管理方案。該方案利用“時空大腦+城市大腦+應用場景”的模式,打造出一座全新的“未來之城”,給出中國版智能城市2.0建設的新范本--德清。
結合基于北斗地基增強站的精準時空網絡、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定位算法、精準時空專有服務平臺、海量高精度定位終端,以及全國首個覆蓋主城區的車道級高精度地圖,千尋位置為德清構建了“時空大腦”。它與阿里云“ET城市大腦”的數據資源平臺、AI算法服務平臺融合,為當地提供了覆蓋交通、交管、旅游、城管及工業企業大數據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場景,成為了德清智慧城市建設的新基礎設施。
據精準時空城市大腦項目負責人張磊介紹,千尋網絡目前已經具備提供高達動態厘米級和靜態毫米級的定位能力。在完成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塊的植入后,德清縣的攝像頭可實現最高可達30厘米的精準定位及納秒級的時間校準,不僅可助力管理部門實時感知道路車流變化,實時進行交通智能優化,還將助力深度車路協同的實現。
此外,精準時空攝像頭與自主飛行無人機聯動解決方案已經完成技術驗證,正在德清縣交通管理等領域開展應用推廣。通過智能視頻流算法進行交通事件自動檢測,再由精準時空攝像頭完成精準位置坐標上報,交警智慧平臺就可聯動執法無人機自主飛到現場進行畫面采集甚至喊話處理,實現交通事故快速解決。而智能三腳架、智慧錐桶等新型終端的應用也可實現車輛拋錨、道路施工精準位置信息實時上報和導航聯動。
GPS作為物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智能城市的建設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千尋位置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和資源整合優勢,聯合下游廠商打造了軟硬件結合的“時空大腦”,解決了因缺少統一的精準時間和空間信息作為基準,海量終端信息無法進行統一管理,多方采集的數據出現割裂,直接導致城市各類終端采集的信息難以實現統一處理的問題,為智能城市2.0打造了新的范本。
時空大腦的推出用千尋位置CEO陳金諾的話說就是“讓城市變得動態可感知”。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