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如何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平臺

發布時間:2018-12-07 10:27:11 來源:搜狐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01)去中心化只是手段

為了避免形式主義的去中心化,這里一定要有一個最終的目標,去中心化是通往這個目標的一種手段,肯定是為了達到一定具體的目的而設計的。這里就要抨擊一下所謂的寵物dapp,這種號稱去中心化的游戲本身不是為了達到一個具體的目的,只是為了娛樂。你可能會說娛樂不是目的嗎?但更加準確地說娛樂確實是目的,但不是去中心化的目的,它不需要構建在區塊鏈之上的代幣,換成普通的積分對游戲絲毫沒有影響。你可以說它是一個代幣相關的應用,但絕對是和dapp相離甚遠。這就是典型的把“手段”當成目標了,本質還是為了炒幣。

所以我們還是回到去中心化的源頭來,拿比特幣當例子來講。

比特幣的形成一定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去中心化只是它不得不采取的手段。那么中本聰發明比特幣的初衷是什么呢?中本聰在填寫自己用戶生日的時候填的是1975年4月5日,請記住1975年和4月5日這兩個時間點,這兩個數字在貨幣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時刻。1933年的4月5日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簽署了6102號法令,宣布美國人民持有的黃金是非法的,隨后沒收了老百姓手里的黃金。然而到了1975年,福特總統簽署了“黃金合法化”法案,宣布美國人民可以再次合法的擁有黃金。一會黃金是非法的,一會黃金是合法的。

很明顯,中本聰本人是多么的厭惡政府這種“說你是就是,說你不是就不是”的做法。既然總統可以任意的說黃金是不是貨幣,那么我們來重新發明一種貨幣好了,這種貨幣要達到的其中一個效果就是誰都不可以控制它,總統說的也不算。POW的機制設計可以確保如果有人想控制它,那么所需要投入的資源會大到讓他放棄。

回到我們的案例來,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的去中心化社交網絡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是不是非用去中心化的手段不可呢?這個也是判斷一個項目是圈錢未主還是真落地為主的重要依據。

02)dsapp要達到的目的

去中心化的社交應用,我把它簡稱為dsapp,下同。dsapp要達到一個什么效果呢?

問題得從現在的社交應用的詬病談起,以微博為例,微博最大的問題是第一個是話語權的集中,那100個財經界和娛樂界的大V估計承包了80%的流量;第二個問題是營銷號,也就是水軍的泛濫,官方似乎還把它做成了一筆利益可觀的生意。壞人和懷有其它商業利益驅動的人會通過花錢買水軍的方式占領輿論的,這次被管理層端掉的熱搜榜充分體現了這個問題的尖銳。無論是何種方式,目前導致的微博的現狀就是除了頭部的大V和花錢的營銷號,普通用戶的聲音很難被傳遞出來,這導致了不公平。曾經微博的口號是“圍觀改變世界”,這個圍觀不是主動圍觀而是被動圍觀,除了圍觀你也干不了什么,因為你的影響力為零。

dsapp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構建一個人人平等的平臺,讓每個人的聲音都可以被表達出來,讓話語權不在被大V們壟斷,更不會因為花了錢就可以說話大聲了。在這里不會因為你的粉絲多,你的聲音就可以傳播得更遠;也不會因為你花錢了,你的言論就可以被更多的展示出來了。

這個應該是dsapp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能夠被表達出來,而不是淹沒在大V的段子里。

03)鑒別真偽這件事情本身是很難的

鑒別真假這件事本身是十分困難的,有人說可以交給機器或者人工智能來做這件事情。但是這是事件不是實物,事件是由人驅動的,不像對圖片或者數據的鑒別,人工智能只能對一些已知的問題做交叉驗證。如果這件事情本身就真相未出,再牛逼的人工智能也沒辦法鑒別出來。比如說謠言,謠傳明天要出一個和股市息息相關的小道消息,人工智能如何去鑒別這個事件的真偽呢?我們需要的是對事件背后或者知情人來挖掘真相本身這個效果。所以讓人工智能工作在鑒別事件真偽這個事情上是個錯誤的方向。

另外我們曾經設想過讓用戶投票來決定新聞的真假,但是如果到了最后出現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情況,應該怎么繼續處理下去呢?我們可以假設我們最后設一個委員會那樣來決定新聞的真假,但如果設立委員會這是不是本身就又引進了中心化的架構呢?這和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既然對真相本身的判斷如此之難,那么我們就應該改變思路,不要在消息本身這塊糾纏,新聞本身的真假我們不去做判斷。但是我們給每個用戶提供平等的,充分表達的機會,這個平等還包括了需要降維的機制來保證,避免出現類似大V那樣的話語權集中的情況。

但是即使我們對大V做降維處理了,還是會面臨壞人故意做壞的問題。壞人因為有利益的驅使所以能堅持不斷的發帖。普通網民沒有利益驅使,作為正常的普通人他們是沒有動力去堅持跟蹤或者對一則消息進行深度的分析的。

我們如何提供一種機制讓普通人能有動力去維持對真相的追求?

04)如何設計一種機制讓大家能平等地接受到信息。

水軍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水軍是鉆了兩個空子,第一個空子是“烏合之眾”的空子。因為多數人是愚蠢的,因此他們只需要把數量堆上自然而然就會讓更多的人相信水軍營造出來的觀點。第二個空子就是上面說的壞人持續使壞的空子,普通人沒有動力天天去刷新版面,即使有接近真相的言論被拋出來,也會立馬被不斷涮版的水軍言論所覆蓋,普通網民的信息沒法被廣大網友接受。

增加水軍刷榜的成本是一條簡單有效的方法。

05)相對去中心化還是絕對去中心化?

本身如果最后的成品是一個網站或者app來說,如果要絕對的中心化那么底層的數據是通過類似Zeronet或者星際文件系統IPFS這樣的協議來存儲的。如果做不到服務器是分布式的,那么用戶資料應該也是完全匿名的。但是如果是一個網站的運營,為了通知到用戶,那么不可避免要獲取用戶的聯系信息,通知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因此目前階段只能追求相對的,或者最終是可以通過錢包或者集成在app里的錢包來實現通知的。

06)匿名是否是必須的?

應該引入。上面說的zeronet是bitcoin式的,匿名得沒那么徹底,zerocash,dash,門羅等更加匿名的加密貨幣是更好的參考對象。其實我也不是很了解這幾張匿名貨幣在功能上的差別,只是道途聽說而已。

07)但是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巨坑

為什么呢?因為傳播環境沒有去中心化,上面對言論的管制始終是存在。同樣的資訊不僅僅在你這么一個平臺上傳播,如果平臺之間沒有去中心化,任憑你再設計出完美的去中心化平臺也無濟于事。因為你不是主流的信息傳播平臺,一個特別小眾的去中心化網站有什么意義呢?傳播環境沒有去中心化你單個平臺再做的如果去中心化也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你不能占領電視,廣播,報紙等傳播渠道,你是孤島啊。

比較樂觀的是我們可以先從一個很小的細分領域入手,這個小圈子的群眾基礎一定要是認同去中心化這種理念的。

標簽: 社交網絡

上一篇:人工智能也是“雙刃劍”
下一篇:谷歌的人工智能可以改變句子的情緒,聲音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