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中國AI創新者論壇:專家如何看待智慧教育5-10年的發展

發布時間:2019-03-22 15:26:59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責任編輯:caobo

由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網易新聞、網易有道聯合舉辦的“創新,無界——中國AI創新者論壇”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舉辦。大數據文摘創始人、清華校友汪德誠主持了“AI教育新風向”的圓桌論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課程總監、學堂在線COO王帥國、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網易高級副總裁、網易有道CEO、清華大學校友周楓、網龍網絡公司CEO熊立參與了圓桌討論。

1、在AI+教育的實踐之中,您認為最契合的點是什么?現階段您落地AI+教育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什么?

張凱磊表示,很多普通孩子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但并沒有考上清華,為什么沒有融會貫通達到一下子理解的狀態?這時候,我們相信技術和數據是可以統計規律,解決我們現在困擾的一個問題:就是讓普通學生很有效率的也可以達到每科120分以上。

熊立也認為,通過人工智能的對學生軌道的抓取,在目前的教學體制還是以考試作為主要評測學習成果的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立刻達到因材施教的幫助。

王帥國認為,與AI相結合的話就兩條路:一條看AI已經發明了或者已經突破了哪些技術,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等,細致到每一個教學場景里,哪些環節需要大量的人工做;另一條路是,書童的概念可以用AI技術,智能幫助他來提出一些哪些問題沒有掌握好,記錄學習軌跡當中出現的缺陷。

也就是說可以用AI系統分析這個數據,幫助老師、學校提升教學治理的水平和教學管理的水平。

周楓表示,作業和練習對中學以上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提高效率?雙方都做了不少工作。用點陣筆、自適應的辦法,今年還會產生新的辦法,總體上辦法是層出不窮,目標是提高效率。

“AI不能變成僅僅是為效率論、為技術論,學習更為重要的是孩子作為人的成長,我們解決很多同學的學習方面的問題,很多時候首先是解決學習動力,包括自己對自己怎么看的問題。這個怎么做?AI能不能幫忙我不知道,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周楓提出了AI到底可以與教育還有哪些可契合的點。

2、AI+教育有沒有產生新的商業模式?AI教育公司一定會顛覆傳統在線教育公司嗎?

周楓表示,就教育類的培訓商業商品來說,AI的沖擊或者說信息化的沖擊還是很大的。最大的變化是很多線上的產品出現了,線上不管是自適應,還是這兩年非常火的直播,這樣的產品形態,蘊藏了非常巨大的機會。因為它基本解決了很多人力上、教師資源上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對此,王帥國也非常認同,就是教育無論是傳統、在線教育,回歸不了一個問題,都是在教育人,是用AI教育人,還是用人教育人,最后的目的是一樣的。

對于兩者的關系,王帥國認為在線教育公司,AI教育公司并不是取代、沖擊傳統的實體課堂,而是兩者在一定層面上形成教育咨詢的重新分布。

“以前只能通過線下可以通過線上,傳統的教育可以通過線下線上的融合,技術和AI的融合帶來很好的學習效果,這也是我們過去發現兩者既有矛盾也有互補的地方。”王帥國表示。

熊立認為,在線教育、人工智能、傳統的教育在今天都在尋找一個結合點,大家在過去兩年一直探索如何讓在線教育和傳統教育相結合,新的教育模式和傳統的模式相結合,但最終的目的沒有變化:都希望有效達成一個教育的目的或者說結果,或者讓知識的傳遞變得更加的有效。

“過去兩年提的最大的學習社區,用智慧教室,平板電腦包括全新的科技打造課堂,會有新的技術產生,新的教學的運用某些場景可能會帶來更有效的方式,目前看來,人的成長過程,K12為例的學習過程,目前的人工智能、在線教育能夠改變的還是很少比例的一部分。”熊立舉例道。

張凱磊則認為,最近被AI所謂的武裝起來的在線教育基本上沒怎么撼動人家線下教育。他舉例了好未來和新東方的股價,今天整個市場上中國還活著的在線教育、AI教育,什么全部加在一起不到100億美金,這兩家公司累積的股市漲幅足以買下所有的AI教育公司。

另外,張凱磊認為現在的AI做的還不夠好,今天對AI的期待跟AI的表現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

“所謂的AI+教育,今天走到了什么程度呢?不好意思,剛剛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開始解剖尸體,很多情況,細菌造成了什么情況,造成我們生病了很多原因,都不清楚,對結構有了基本的了解,各種原因都不清楚,大概就處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漫長的投資、漫長的進步,但是我相信技術是加速的,但對于未來我們是充滿信心的,不然就不來干這個事情了。”張凱磊表示。

3、(一個老師的問題)AI這樣的詞匯現場成為很多產品的噱頭。我是一名老師,一個公司告訴我,“我的數學工具是以AI為基礎的”,我應該問什么問題呢?如何去看是不是真正的AI教育產品呢?

熊立認為當選擇一款不管是教學工具、教輔工具含有人工智能的時候,主要還是看對老師日常使用過程中到底有沒有產生幫助。因此,所有的工具和產品或者解決方案更加主打的方向是告訴學習者使用這款產品,學習更快,更好,更節省時間,達成更好的成績;對教育工作者來講,使用這樣的工具,幫助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更加生動的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成績考得更好,把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詮釋更加的清楚。

周楓則認為無論是2B還是2C的產品,都解決了遠程上課的問題和基層大學師資不夠的問題,重構這樣一個過程特別有幫助。人工智能未來幾年很多問題還會被解決,比如自適應問題。

王帥國:如果老師挑選的話還是要看是否幫助節省了時間,在教學當中大量人工做的事情可以通過機器來做。

4、如何平衡AI工具和保護學生敏感隱私數據的?

王帥國表示,學生隱私問題非常敏感,在跟國外很多大學合作中,發現數據保護上,不光自我約束自己,還有大量的法律約束,國內的法規比較少一些,仍然會看到,一旦有數據泄露的問題,敏感信息泄露的問題,用戶是比較關注的。

“公司做的越大,數據越多,責任越大,挑戰也是你沒有想到的。我們的數據收集比較初步,后續的需要更多的跨學科的研究,不僅僅有計算機學科的研究,一些倫理、社會層面的研究者一起加入、探討。”王帥提到。

周楓也認為保護隱私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整個教育對數據量需求非常大,像開放的數據集,以及非常高效的收集數據的一些辦法,應該是行業可以一起努力,一起合作,這樣的話,使得國內的教育AI的研究或者說產業化可以走的更快,這個事應該多討論。

第二,因為教育往往涉及的是孩子,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跟他打交道的時候,企業應該用什么樣的行為的規范,應用應該用什么樣的辦法,這個問題特別重要。這也是可以行業一起來規范的。如果行業不規范,國家就來規范。

周楓表示在保護隱私方面海外做的比較好,作為行業應該來學習和探討。

熊立同樣認為這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整個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是非常飛快的,互聯網首當其沖,不管是在過去十年當中,在線教育以及今天看到所有的應用,都在無形中通過采集用戶數據,勾畫用戶圖,反向做各種各樣的行為,這是目前任何一家公司面臨的問題。”熊立提到。

張凱磊則通過事例闡釋了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不作惡,怎么保證干的所有的事情是保護大家的而不是侵犯大家的,這個事情是非常值得討論的。

5、教育被稱為永遠的朝陽行業,從來不缺風口和機遇,您如何看待智慧教育未來5-10年的發展?

張凱磊表示相信教育的未來,所以會全力以赴。

周楓表示,我們正在進入知識型社會的話,我相信每個人的學習,每個人的技能,每個人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會變成每個人一生中間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對于未來5-10年的教育,周楓希望AI的技術和教育的結合,能夠幫助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孩子們,能夠更快的更高效的學到他需要的技能和知識,建立他自己人生的競爭力的基礎,能夠在未來生活中,能夠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我相信5—10年范圍內仍然是AI在幫助人,幫助老師、幫助學生變得更好,它怎么樣承擔好這樣的一個角色,而不希望在這個時間里快速的替代我們的角色,我相信可能是智慧教育在接下來5—10年里應該做的。”王帥國提到。

熊立表示也相信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朝陽行業,未來5—10年還是傳統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和新技術緩步結合的。“希望通過我們這些人的努力,真正的改變這樣一個能夠改變的下一輩人,真正改變國家科技實力的事業做得更好。”熊立表示道。

標簽:

上一篇:七鑫易維亮相美國硅谷 展示眼球追蹤技術新成果
下一篇:比亞迪純電動巴士登陸日本 為東京奧運會做準備

新聞排行